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08-01 19: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弦子舞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弦子舞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弦子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舞蹈组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在所学动作组合基础上拓展创编思路,进一步加强对藏族音乐、动作、风格的掌握。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 学会藏族弦子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及音乐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弦子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弦子舞动律抒情、柔美、长袖轻拂、舞姿婀娜,舞步多由靠、撩、拖、点转等动作组成,与手臂动作的摆、掏、撩、甩等配合自如。舞蹈中膝关节保持松弛状态,动作中要保持膝关节的上下屈伸。在组合的学习中,一方面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基本动作的记忆,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造型与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景导入: (6分钟)
1、复习傣族舞,对比两个不同民族特点,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有着56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域和习俗等等的不同,他们的舞蹈也各具特色。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云南的傣族民间舞,……请同学表演
师:(对表演作出评价)。傣族舞的特点有哪些?
生:……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那么在上节课我们又学习了另一个中国的民间舞蹈——藏族舞。我们学习了基本体态与动律。同学们对它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老师跳一段舞蹈是,请同学们在看完之后回答我几个有关的问题。
教师表演。
问题一:这段音乐大家都熟悉吗,表现的情感是怎样的?
问题二:根据各地区、风格的不同,藏族舞蹈分为哪几种?这段舞蹈属于藏族舞蹈的那一种?
问题三:弦子舞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师:对了, 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谐”,汉语里称“弦子”。弦子舞是在牛角琴的伴奏下进行的舞蹈,又名“偕”。舞蹈发祥于巴塘(甘孜州境内),那里风景优美,气候温暖,姑娘们在跳舞时喜穿—身“夏志”的绸袍。“偕”就是由“夏志”变音而来。 弦子舞的动作含蓄柔和,耐人寻味。它以歌颂爱情和大自然等为题材。另一个是锅庄,藏族称为“卓”,还有就是踢踏,藏族称为“堆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段优美的弦子舞。
二、藏族弦子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复习。(4分钟)
1、复习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组合。
师: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屈伸。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
(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音乐短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张: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
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
生答:……
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
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二)学习藏族弦子舞的基本动作。(22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弦子舞,也就是谐。它的主要特点是由靠、撩、拖、点转等动作组成,与手臂动作的摆、掏、撩、甩等配合自如。舞蹈中膝关节抒情、柔美,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啊挪多姿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请大家穿上长袖,体验一下长袖舞蹈的感觉。
(1)平步的学习
节奏:〔1〕八拍 1-4 右脚前踏步,5-6 换左脚前,7-8 换右脚前
〔2〕八拍 1-4 左脚前踏步,5-6 换右脚前,7-8 换左脚前
〔3〕八拍 1-4 右脚后踏步,5-6 换左脚后,7-8 换右脚后
(2)单靠与长靠步的学习
A、首先介绍单靠步,由两拍完成。教师示范
B、长靠在单靠的基础上加两个平步,由四拍构成。教师示范
师问:在单靠步的基础上加两个平步,就是长步。请同学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变化?
生答:多两个平步。
(3)靠步点转的学习。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注意身体体态的保持?
(4)单撩与三步一撩的学习
师:A、首先学习单撩,两拍。
B、三步一撩,在单撩的基础上,略同单靠与长靠的关系。
C、三步一撩带翻身的学习
学生面对不同方向练习。
(5)复习巩固
A、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六个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一起来回忆一下。
教师随意说出舞步名称,学生跳(平步屈伸、单靠与长靠、靠步点转、单撩与三步一撩)。
B、请学生与老师一起舞蹈。
合节奏,合音乐。
三.拓展,创编练习(12分钟)
1.导入:
师:前面我们说少数民族舞蹈多数自娱性舞舞蹈,有时一个,有时两个。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条天路带给藏族人民的那种喜悦的心情。我们将刚才的这段舞蹈进行加工、表演。
2.按要求创编
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将舞蹈的结尾改编成不同的造型。
要求:
A、从点转开始
B、有藏族舞的体态特点
C、结合舞蹈编排的空间要点,高、中、低分布
方法:A、个人造型
B、按要求,2、3、4、等不同人数的造型
C、将学生分成两组的造型
D、全班一起造型设计完成
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修改意见,老师点评。
3.整体表演
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全班组合自编的结尾,完整表演一遍。
师:老师都被你们的喜悦感染了,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学生回答:满意!
那我们就给自己鼓鼓掌!
4、探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弦子舞《天路》,并且大家第一次尝试了动作的编排,我想大家更多的体会了舞蹈与音乐,舞蹈与民族,舞蹈于情感的密切联系了。
五、总结
师:为什么不同民族的舞蹈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不论是藏族,还是蒙古族、傣族、还有我们湖南的苗族、土家族等等,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