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脉搏
--社会思潮、时尚与美术的发展
【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美术鉴赏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授课教师:娄底市娄底五中吴佶
4、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5、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第七课
6、学时数: 45分钟(教室授课)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2、理解美术形式变化得以发生的社会因素,从物质的、观念的角度了解美术;
3、通过欣赏分析,使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来鉴别、评价美术作品。
二、内容分析:
本课从美术的角度来看社会思潮的变化,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上完,决定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从中国美术的角度来看社会思潮嬗变,以人物画为代表进行讲解。
三、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境,比如可以播放东晋、唐朝、宋朝的一些影视片段让学生对当时生活状态有较为直观的了解;注重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学习或互相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和谐、平等、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相互探讨、评价作品;同时可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回忆并发现当代社会生活中精彩的地方,生动灵活的展开教学。由于本课的容量大,如果面面俱到则容易讲得很散,因此本课的教学力求以点带面,通过社会思潮嬗变中的中国美术为主线展开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书中第78页思考与交流图片:三幅作品分别是东晋、唐代、宋代的
女性形象,请说出她们形象的差别。
学生简答后教师稍做总结。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别?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时代的脉搏
二、举例讲解:
视频片段赏析:百家讲坛《东晋门阀政治》
介绍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思潮。
举例: 顾凯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分析画面人物表情、动态、服饰等,说明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视频片段赏析:《满城尽带黄金甲》
介绍唐代历史背景、社会思潮。
举例:阎立本《步辇图》
张萱 《捣练图》
请问画面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唐代的社会思潮?
3、视频片段赏析:《青面兽杨志》
介绍宋代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思潮。
举例: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南宋 李嵩 《货郎图》
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社会思潮嬗变中的中国美术有没有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绘画中的什么地方?
5、教师小结。
6、课后拓展:上网或到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联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通过题材、构图、人物形象来分析《雅典学院》表现的情感、思想以及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