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变向运球
人数:40人 第 周 第 次课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 篮球变向运球(选修) (水平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变向运球技术动作概念。2、巩固提高变向运球的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大力等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变向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及力度。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部分 时间 强度 教学内容 教与学 教学组织与要求
开始部分 2分钟 小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注意事项。3、安排见习生,检查着装。 实施方法:课堂常规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示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男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女×××××××××× △体××××××××× □师 △ □要求:精神饱满,精力集中,认真听讲,态度端正,做到快、静、齐。
准备部分 8分钟 中 1、运球躲闪拍球方法:每人抱一球,当听到信号后进行运球躲闪同时去拍别人的球,被拍次数少且拍到别人次数多的为胜。2、熟悉球性方法:①球绕颈转;②绕腰;③绕膝转;④跨下“8”字绕环;⑤高抬腿绕环;⑥指尖拨球;⑦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球操等。 教法:引导练习方法,提出要求,并在练习中提示、指导,参与练习。学法建议:1、充分利用场地条件;2、积极思考,发挥技巧。学法建议:根据教师提示,小组长带领下,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组织:分成四组散开练习,如图示:要求:1、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运用自己的躲闪技术,发挥自己的技巧。2、躲闪的同时须拍对方的球。组织同上。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 30分钟 大 一、行进间变向运球练习1、原地运球;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手交替运球;D、自由发挥运球2、行进间抱球直线、折线跑练习3、行进间变向运球练习4、行进间左右变向运球练习二、抢包子游戏方法:球场中间有40个篮球“包子”,任务是把“包子”抢到自己队里,直线跑过去,变向运球回来;以接力的方式进行比赛,一个队员抢回来放进筐里,下一个队员再去抢;“包子”抢完后,看哪个队的包子多为胜。 学法建议:1、模仿学习挂图动作要领,重点掌握变向运球的手型和步伐。2、相互观察运球,思考比较。3、组内互动交流,讨论,改进技术。4、采用多种形式自由练习变向运球动作。教学:学生体会,学生结合挂图练习,师生交流、讨论、择优示范,师生互动。学法建议:起动快,跑直线,注意变向运球的路线和动作要领。教法:提出要求,引导,合作练习。安全提示:变向运球时不要互相碰撞。 一、组织:在球场四个区域分别进行练习。要求:按照自己的能力到不同的区域内练习,认真体会动作,注重动作要领,积极练习,逐步提高。二、组织:(如图) 筐要求:适时起动,快速跑动,及时变向,注意安全。
结束部分 5分钟 中 一、放松练习二、小结课评三、收回器材 教学: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带练:教师讲评;学生参与。学法建议:1、动作舒展,配合呼吸;2、积极思考,回顾总结。 组织:成广播体操队形。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要求:积极放松,思考回顾。
场地器材 篮球场二块:篮球40个;挂图、挂图架4个;录音机1台,筐4个,体操小垫20个。 安全保障与相关措施 教师:课前检查,布置场地,课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保护。学生:学会安全锻炼的方法。场地器材:可靠、标准、合理。
预计效果 1、练习密度:63%-68%;2、运动负荷:中上;3、平均心率:135-155次/分。 课后小结 在连续变向运球教学中,本次课突破变向运球掌握对球的控制,使75-80%学生在适宜难度的情况下,建立起自信,逐步体会了左右变向运球技术动作。
泸溪一中高一年级篮球变向运球教学设计
李恒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运用“小群体学习法”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体育课中的体育骨干,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学习篮球变向运球的技术和方法,明确学习篮球变向运球对自身发展的价值。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体会篮球变向运球能力。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不同难度障碍的设置,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起点,运用分层递进的组织形式,使大多数学生掌握连续左右变向突过障碍(垫包),同时,建立起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学情分析:
篮球单元教学预计13-16次课,本次课为第3次课。初步学习篮球变向运球技术,基本完成连续左右变向突过障碍。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不同情况,采取分层递进组织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材内容:
篮球变向运球
教学重点:变向运球的手型、拍球的部位和力度
教学难点:变向运球时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四、教学目标:
初步学习变向运球技术,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变向运球技术技能。具体目标为:
1.在篮球变向运球过程中,能较准确的说出并能够运用篮球变向运球跑的知识要点。运用正确的技术概念指导学习过程;
2.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使70%~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篮球变向运球技术。
3.掌握左右变向突破,同时,学生体验并能够说出篮球变向运球自身发展的价值。
4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程序:
1、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将学生分成四组,小组长带领各组做运球抢拍球的基本练习,侧重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技术学练:
学法:
(1)原地运球
,A 高低运球 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
C左右手交替运球 D自由发挥运球
(2)行进间抱球变向跑练习
(3)行进间运球变向跑练习
(4) 行进间左右变向运球练习
组织:
在不同难度的A、B、C、D练习区,找到自己的练习起点,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初步掌握运球变向跑练习技术。
教法:
(1)以小组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初步掌握篮球变向运球动作,感受变向运球技术。
(2)请各组掌握技术较好的学生示范。教师点评,分析出动作,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订的目标。
(4)在篮球变向运球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提出让学生思考的技术点和价值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等优良品质的教育。
(5)通过教学游戏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完成教学目标。
3、放松整理与讲评:
(1)放松整理:在音乐陪同下采用小舞蹈放松,在教师语言示范下,学生一起做,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强化技术要点、学习价值,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
六、本课亮点:
本课试图以学生练习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不同难度变向运球的设置,建立A、B、C、D组递进的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断的获取知识与篮球变向运球技术的需求,提高技能,不断地寻找与把握时机,使学生在掌握篮球变向运球练习的同时,建立起自信。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七、效果预计:
70%~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篮球变向运球技术。在掌握篮球变向运球技术同时,提高篮球变向运球技能,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优良品质。
练习密度预计: 63%--68% 生理负荷预计: 135—155次/分
八、由于我校刚刚进入新高中课程试验,对于选修模块中篮球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 区 二 区
三 区 四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