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常见的盐》同步测试(03)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常见的盐》同步测试(0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20 14: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课时复习】
第十一单元课题1《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复习测试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 涛
注意事项:
1.本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时量52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S-32、Ba-137。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4分)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互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2.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后来,汉军将士在隐士的指引之下,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的水才转危为安。“哑泉”和“安乐泉”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
A.NaCl、CaCl2 B.Na2SO4、 KCl
C.BaCl2、NaNO3 D.CuSO4、Ca(OH)2
4.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 D.稀盐酸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Na2CO3、HCl、H2SO4 B.KCl、NaCl、Na2SO4
C.FeCl3、NaOH、KNO3 D.HCl、NaOH、Ca(OH)2
6.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Na+、NO3-、Cl-? B.K+、Na+、Al3+、SO42-
C.H+、K+、SO42-、OH- D.Mg2+、NO3-、OH-、Cl-
7.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Ca2+、NO3-、CO32- B.NH4+、Cu2+、Cl-、SO42-
C.Ba2+、K+、OH-、NO3- D.Na+、K+、NO3-、Cl-
8.下列各组物质溶于水时产生了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又消失了,且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A.KCl与AgNO3 B.CuSO4与KOH
C.BaCl2与Na2CO3 D.MgCl2与NaOH
9.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①—Mg B.②—MgCl2 C.③—H2SO4 D.④—Mg(OH)2
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11.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X是( )

A.水 B.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12.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13.(10分)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发生反应,请注明“不能”。



⑴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
⑵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 ;
⑶稀硫酸和氯化钾溶液: ;
⑷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
⑸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
14.(8分)采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⑴分别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A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⑵再分别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
⑶还可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 (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CuSO4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15.(10分)物质王国的“小朋友”在做游戏,五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如下图所示),要求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必须能互相“配合”(即必须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们才能将游戏进行下去.场外还有四位替补“队员”。请回答:





⑴圈内相邻的“小朋友”之间 (填“能”或“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⑵为了让场外的“小朋友”也有机会参加游戏,你认为“Na2CO3”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 (化学式),“CO2”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 。
⑶请你写出原图其中相邻物质间能相互反应的2个化学方程式为:
①波尔多液中成分能反应: ;
②用于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 。
16.(8分)分析、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微观粒子反应(在水式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示意图,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⑴请根据图1、图2、图3任写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⑵任选一个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 。
⑶请你认真分析图1、图2、图3,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实质 。
17.(8分)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老师告诉同学们该溶液可能是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
⑴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
⑵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为 ,则该溶液为Na2CO3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思维拓展】
⑶某白色固体由NH4Cl、Ba(NO3)2、K2SO4、Na2CO3中的三种组成,取样后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 (填序号)
A.NH4Cl、Ba(NO3)2、K2SO4
B.NH4Cl、Ba(NO3)2、Na2CO3
C.NH4Cl、K2SO4、Na2CO3
D.Ba(NO3)2、K2SO4、Na2CO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8.(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__①_ 化学方程式是: 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___④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⑤___。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⑥____。
19.(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选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B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⑴向试管I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别完成试管II和I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下探究,请分析后作答:

①经过分析推断,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沉淀M、N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实验结束,把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则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10分)
20.某化学研究小组为了测定本地工厂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0克废水置于烧杯中,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其它成分不与硝酸钡反应)。反应后过滤,将得到的沉淀洗涤、干燥、称重,称得质量为2.33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NO3)2+H2SO4=BaSO4↓+2HNO3)请计算:
⑴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的溶液质量为 克。
⑵100克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2.D、A、D、B、C、B;D、D、B、D、C、B。
13.⑴Na2CO3+CaCl2=CaCO3↓+2NaCl;⑵Ca(OH)2+2HCl=CaCl2+2H2O;⑶不能;
⑷K2SO4+BaCl2=BaSO4↓+2KCl;⑸AgNO3+NaCl=AgCl↓+NaCl。
14.⑴盐酸(或稀HC1);Na2CO3+2HCl=2NaCl+H2O+CO2↑;⑵出现白色沉淀;⑶①;
15.⑴不能;⑵ Na2CO3;H2SO4 ;⑶①Ca(OH)2+CuSO4=CaSO4+Cu(OH)2↓;②CO2+Ca(OH)2=CaCO3↓+H2O。
16.⑴NaOH+HCl=NaCl+H2O;复分解;⑵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⑶离子结合生成了水或气体或沉淀。
17.⑴NaCl;⑵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⑶C。
18.①有气泡产生;②酚酞;③SO42﹣(或硫酸根离子);④水(或H2O);⑤HNO3和Ba(NO3)2(硝酸和硝酸钡);⑥Ca(OH)2+Na2CO3=CaCO3↓+2NaOH。
19.⑴MgCl2+2NaOH=Mg(OH)2↓+2NaCl;⑵①NaCl、Na2CO3;BaCl2+Na2CO3=BaCO3↓+2NaCl;②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Ba(NO3)2、Mg(NO3)2、 NaNO3、HNO3。
20.⑴197.67;⑵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