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金属材料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试剂的物质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甲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B.乙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C.丙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D.丁向NaOH、Ba(OH)2、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
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院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
B.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主要是SiO2
C.氯气、臭氧、高铁酸钾都是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
D.活性铁粉可用作抗氧化剂
3.浅绿色的硝酸亚铁溶液存在如下平衡:Fe2++2H2O?Fe(OH)2+2H+,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变深 B.变浅 C.变黄 D.不变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
B.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5.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 生成两种沉淀,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S
B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C 向久置的FeCl2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检验Fe2+是否完全被氧化
D 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6.类比法是常见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之一,可用来预测很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必须遵循客观实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入溶液中没有现象,通入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
B.与会因为水解相互促进而完全反应生成和,与也可以水解相互促进至完全反应生成和
C.偏铝酸是一元酸,因此,也是一元酸
D.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所以在标准状况下同样为气体
7.以下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由2Cu+O2==2CuO可推出同族的硫也有Cu+S==CuS
B.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那么Pb3O4可表示为PbO·Pb2O3
C.Na能与水反应生成H2,K、Ca也能与水反应生成H2
D.C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故S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SO3和O2
8.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
A.FeCl2 B.Al2S3 C.Fe(OH)3 D.A1(OH)3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D.铝热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作焊接钢轨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
C.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醇和丙三醇
D.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粉与氧化镁混合共热能冶炼出镁
B.FeCl2只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FeCl3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C.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3价,故Fe3O4为混合物
D.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
12.将2.4mol某金属投入1.8L 2mol/L的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7.2g氢气,则该金属和酸分别是( )
A.二价金属,二元酸 B.二价金属,三元酸
C.三价金属,二元酸 D.一价金属,一元酸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足量金属Na与标准状况下反应时一定转移2 mol电子 ②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都生成最高价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钠与反应生成NaOH,金属铜也能与反应生成 ④与足量反应时,每生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⑤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⑥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
1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需加少量铁粉 D.NaOH溶液保存在带玻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15.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所需试剂是( )
A.Cl2 B.Cu C.Fe D.NaOH
二、实验题
16.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______ 。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______ 。
(4)丙组同学取10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 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 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 ______(填离子符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______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 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三、推断题
17.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了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含amol?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______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18.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2g/cm3的NaOH溶液吸收,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1mol。
(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3)原混合气体中氯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0.有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当导线中有0.2摩尔电子转移时,问:
(1)负极金属质量减少多少克?___________
(2)正极产生的(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C2.B3.C4.A5.D6.C7.C8.D9.D10.B11.D12.C13.D14.D15.C
16.防止Fe2+被氧化 2Fe2++Cl2=2Fe3++2Cl- 隔绝空气 Fe2+ Fe3+ 2Fe3++2I-2Fe2++I2 H2O2+2Fe2++2H+=2Fe3++2H2O 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17. MnO2+4H++2Cl-Mn2++Cl2↑+2H2O 4:1 第四周期Ⅷ族 NO 0.4a c(Na+)>c(Cl-)>c(AlO2-)>c(OH-)>c(H+)
18.FeCl2 KOH KCl AgCl 4Fe(OH)2+O2+2H2O==4 Fe(OH)3 Fe3++3SCN-==Fe(SCN)3 2 Fe3++Fe==3 Fe2+
19.6 0.5 3:2
20.6.5g 2.2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