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上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23 09: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为了让小孩知道手上有细菌或真菌,某同学尝试了下列几种方法来验证。你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  )
A.用肉眼观察手上有无细菌或真菌
B.把小孩洗手后的液体制作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C.用放大镜观察手上有无细菌或真菌
D.取样接种在培养基上、恒温密封培养后,观察有无菌落
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接种前需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按一下,相当于接种
D.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要再进行高温处理
3.某同学在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并且在培养基上撒上了一些无菌盐。一段时间后发现,在撒盐的地方只有乙细菌生长,而没有甲细菌生长,这说明(  )
A.乙细菌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而甲细菌不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
B.甲、乙两种细菌都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
C.甲、乙两种细菌都不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
D.甲细菌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而乙细菌不适于在有盐的环境中生活
4.下列关于菌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培养基上只能长出一种菌落
B.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形成
C.细菌形成的菌落都有明显的颜色
D.霉菌形成的菌落有的呈蜘蛛网状
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6.夏天,馒头放久了会长出霉菌,霉菌的菌落常常呈 (  )
A.絮状或球状
B.绒毛状或杆状
C.蜘蛛网状或螺旋状
D.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
7.李强同学想要通过实验来证实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比室外多,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制含细菌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
②将培养基进行    处理,冷却待用;?
③将甲培养皿放在教室内,打开盖子10分后封好,将乙培养皿    ;?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入恒温箱进行    ;?
⑤定时进行观察,作好记录。
完成下列问题。
(1)将李强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2)请你推测李强最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  。?
(3)要想使李强的实验设计更加合理,应该如何改进?
8.在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手上会沾有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名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的牛肉汁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  。?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3)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
无菌操作的目的是 ?                   。?
1.护士给患病的小明注射药物的时候,先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肤,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B.使药水顺利进入体内
C.杀死皮肤上的细菌或真菌
D.使药物尽快被身体吸收
2.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哪一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B.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C.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D.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3.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含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个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琼脂和维生素
0
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A.培养皿Ⅰ和Ⅲ
B.培养皿Ⅱ
C.培养皿Ⅰ和Ⅱ
D.培养皿Ⅱ和Ⅲ
4.为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生存条件,有人将同一桶纯净水每隔3天,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细菌数量(单位:个),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第1天
第4天
第7天
第10天
冷水口细菌数/个
34
560
935
1 220
热水口细菌数/个
15
3
25
46
A.若用饮水机只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B.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本实验只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
D.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喝剩的茶水中茶叶发霉的现象,这是因为霉菌能从茶叶中获取自身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生长与繁殖。
(1)霉菌是一种真菌,从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成分来看,霉菌属于      。?
(2)某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右上图所示的实验:把A、B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对照,通过实验可得出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与          有关。?
(3)要进一步探究水分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你如何设计实验?
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内的空气。
[实验设计]
①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②取1支无菌棉棒,擦拭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皿盖;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盖好皿盖;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1、2、3号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形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理由是 ?  。?
7.为了观察橘子皮上的青霉,某班同学配制了6份相同的培养基,还设计了3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方案
接种前的培养基
甲 组
乙 组
方案一
未做灭菌处理
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青霉
在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
甲组进行了灭菌处理,乙组未做灭菌处理
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青霉
在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三
甲、乙两组都进行了灭菌处理
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青霉
在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3种方案中,哪一种方案的设计最合理?请你说明理由。
(2)找出方案一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8.口香糖因具有芳香、清甜、耐咀嚼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零食,咀嚼它可以起到清洁口腔、清新口气、活动面部肌肉、舒缓情绪等作用。某科学兴趣小组就“口香糖对口腔的清洁作用与咀嚼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
资料显示,口腔中主要的菌群为细菌、放线菌,这两个菌群的菌落数多少可以反映口腔微生物的变化。探究小组决定在采样对象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每隔5分采样一次。
实验过程
①消毒:将移液管、培养皿等仪器和试剂都按医用要求进行消毒。
②采样:每隔5分在采样对象口腔内的不同位置用棉签蘸取口腔液,溶于2毫升生理盐水中,制成溶液。
③培养:用移液管将菌液等量分置于5个富含营养液的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120小时。
④计数、计算:在菌落计数器上点数并计算出5个样品的平均值,再转化为百分数(起始口腔菌落数记为100%)。
记录数据如下表。
取样时间分
0
5
10
15
细菌/%
100
90.65
79.89
124.66
放线菌/%
100
90.94
80.26
115.72
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应该为   左右。?
(2)结合本实验的数据和结论,请你为经常咀嚼口香糖的人提一个合理的建议:???  。?
(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结果还不够精确,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个时间段再进一步探究?    。?
A.0~5分
B.5~10分
C.10~15分
D.大于15分

课后作业·测评
夯基达标
1.D 2.D 3.A 4.D
5.A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除了必需的基本条件,如水分、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外,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生活条件,有的需要氧气,在缺氧状态下很难存活;有的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反而会受到抑制。
6.D
7.答案 (1)②灭菌 ③放在室外,打开盖子10分后封好 ④培养
(2)相同时间后,甲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表面出现大量菌落,而乙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表面菌落较少
(3)添加一组灭菌后不进行接种的培养基作对照。
8.答案 (1)乙 设置了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2)牛肉汁固体培养基 (3)此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培优促能
1.C 2.D 3.D 4.C
5.答案 (1)分解者
(2)空气(或氧气)
(3)将相同的干燥茶叶平均分成两等份,并将其中一份用水(无菌)湿润,将两份茶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比较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其他合理表述也可)。
6.答案 (1)手上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
(2)作为对照 2 是否接种细菌
(3)不能 打开 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可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
7.答案 (1)方案三最合理。方案一在接种前未做灭菌处理,会影响实验效果;方案二在接种前后设计了两个变量,起不到对照的作用;只有方案三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处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了灭菌处理,实验只设计了一个变量。
(2)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8.答案 (1)37 ℃
(2)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以内(能体现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左右或不超过10分等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