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的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实际上是一条经线。180°经线的东侧是( )
A.东经 B.西经 C.北纬 D.南纬
3.南纬自北向南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先高后低 D.没有变化
4.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
A.(30°N,90°W) B.(30°S,90°E)
C.(30°N,90°E) D.(30°S,90°W)
5.一个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出发点的旅行方向是( )
①向东行 ②向西行 ③向南行 ④向北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能与90°E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
A.0° B.180° C.150°W D.90°W
7.北京位于(40°N,116°E),那么北京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8.下列图中阴影区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
读某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甲地的经纬度是( )
A.(30°N,105°E) B.(30°S,105°E)
C.(30°N,105°W) D.(30°S,105°W)
10.甲地位于( )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11.同学们在地球仪上研究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你能帮助他们解答吗?
(1)王磊:我发现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至180°和从本初子午线向西至180°,经度的度数变化有一定规律。这规律是什么呢?
(2)张丽:我发现本初子午线与180°经线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圆圈,还能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半。还有没有其他的两条经线可组成圆圈呢?请你举几个例子。
(3)李晔:东西半球的范围,我怎么也没弄明白,你能帮我归纳一下吗?
12.★读经纬网图,关于M、N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地、N地都位于西半球
B.N地所在的纬线较长
C.M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D.N地处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13.强强说:“我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你知道他站在哪里吗? ( )
A.(0°,160°E) B.(60°S,160°E)
C.(30°S,160°W) D.(0°,20°W)
读经纬网图,完成第14~15题。
14.图中①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15.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位于西半球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上
C.③地位于南半球
D.④地位于西半球
读经纬网图,完成第16~17题。
16.图中Q地的经纬度是( )
A.(30°N,90°W) B.(30°N,90°E)
C.(30°S,90°W) D.(30°S,90°E)
17.根据这幅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地位于东半球
B. Q地位于南半球
C. M所在的经线和N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D. N所在的纬线是最长的纬线
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坐标。
A( , );?
B( , );?
C( , )。?
(2)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D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纬线的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仪上的经线有无数条。
2.B
3.A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越来越高,即北纬是越向北纬度越高,南纬是越向南纬度越高。
4.C 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30°N,90°E)。
5.A 所有经线都汇集在南、北极点,因此沿任意一条经线向北一直走,其终点必是北极点;沿任意一条经线向南一直走,其终点必是南极点。纬线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向西或者向东一直走会回到出发点。
6.D 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东经对应西经,且度数之和为180°。
7.A
8.C 根据阴影区域的经纬度判断,位于西半球的是B、C、D,其中只有C位于北半球。
9.A 10.C
11.答案 (1)度数越来越大。
(2)有无数个这样的经线圈,如20°W和160°E、90°W和90°E等。
(3)东半球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范围是160°E→180°→20°W。图示如下。
培优促能
12.C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M地经度为40°W,N地经度为0°,故M地在西半球,N地在东半球;纬线长短取决于所在纬度的高低,纬度越低,纬线越长;M地的纬度为0°,位于低纬度地区;N地的经度为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13.D
14~15.14.C 15.D 第14题,东经的度数向东越来越大,西经的度数向西越来越大。根据图中的字母“S”和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①地的地理坐标是(70°S,170°E)。第15题,④地的经度为150°E,位于东半球。
16~17.16.B 17.D 第16题,读图可知,Q地位于赤道以北,而且相邻的纬线度数相差30°,故Q地的纬度为30°N;Q地位于0°经线以东,而且相邻的经线度数相差30°,故Q地的经度为90°E。第17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可知,P地经度为60°W,位于西半球,A项错误;Q地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B项错误;N所在的纬线是赤道,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在地球仪上经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C项错误;N位于赤道上,赤道是最长的纬线,D项正确。
18.答案 (1)60°N 60°W 0° 0° 40°S 40°E
(2)B B、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