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人的生殖(2课时) 教案+导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1.2 人的生殖(2课时) 教案+导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20 15:28:04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
 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建议】观察有关的模型、挂图,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
课标解读
 1.根据课标要求,要能描述出如下相关的内容:(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①概述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睾丸、输精管、阴茎、附睾、阴囊等;②说明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附睾是贮存和输送精子的器官,阴囊可以保护睾丸和附睾;③说明雄性激素对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2)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①概述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和阴道;②说明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卵巢可以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③说明雌性激素对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2.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比较敏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本节内容有必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学习,含糊其辞、遮遮掩掩反而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但在教学设计中也需注意“深度”的问题,避免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内容在课堂上过度讨论。
(续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生物学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认识男、女生殖系统的正面观和侧面观图。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表统计数据的分析;男、女生殖结构图或模型。
教学策略
 学生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往往又怀有羞怯的心情。教师应当理解学生这样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设计本节教学。在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时,教师最好让每个学生自主地阅读和分析。一般地说,男生和女生大都更加愿意了解对方的情况。在观看插图和模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如观察结构时要逐一明确各个结构的名称和主要功能,并联想一下一些结构在自己身体上的位置,等等。观察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填写男女生殖系统的侧剖面图。教师在掌握学生观察与思考活动的情况后,可以通过师生间适当地交流,使学生加深对有关基础知识地理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疑导入
 学生展示课前问卷统计结果:父母是如何解释你的出生过程的?
 提问:
 人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
 师:人类的产生要经历男女生殖系统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结合,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男、女生殖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以及各器官有什么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根据统计结果思考各种说法的科学性。
思考。
生殖系统
 观察教材第9页的男、女生殖系统示意图。
 1.指导学生自学,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按顺序认识生殖系统各结构的名称和功能?联想一下在自己身上的位置,哪些已在发生变化?
 (2)试着填写教材图4-6侧剖面图中的结构。
 2.思考与讨论(分组交流):
 (1)男、女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什么?为什么?
 (2)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为什么?
 小结:结合模型,认识各器官的功能。
 3.指出:结构上男女确实有区别,但功能上也存在着共同点。分组讨论交流。
 引申一下:男女在性别上虽然有别,但男女在社会上是平等的。
 1.观察并填写侧剖面图。
 2.回答问题。
 学生加深对男女生殖系统的认识,知道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分组讨论并比较男女生殖系统。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分组总结:男性生殖系统组成包括精囊腺(分泌黏液)、输精管(输送精子)、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前列腺(分泌黏液)和阴茎(排精、排尿)七部分。
 女性生殖系统组成包括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和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四部分。
 男女分组总结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第1课时 人的生殖系统
一、男性生殖系统
 1.主要生殖器官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其他生殖器官
 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阴茎、附睾
二、女性生殖系统
 1.主要器官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其他生殖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教学反思
 关于人个体的由来,初中之前的孩子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这来自父母不负责任的玩笑。所以本节课的导入就由学生去问父母:我到底是怎么来的?面对学生严肃的科学的态度,父母一定会如实的回答,这样做既能让学生知道人的生殖过程,也会加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彩图来学习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就容易多了。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能嬉皮笑脸,要严肃认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男女分开来学习。
探究点 男女主要性器官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男女主要的性器官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主要的性器官?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因为生殖器官最主要的功能是分泌性激素,产生生殖细胞,繁衍后代。
[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标要求
 1.描述受精过程。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活动建议】观察有关的模型、挂图,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
课标解读
 教师可以将人的生殖与植物的生殖联系起来,从精子的产生、与卵细胞的相遇以及受精等过程进行对比,使学生意识到生殖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另外,若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提问等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有一定要求:对于课堂上个别学生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要有所准备和预料,及时纠正价值导向。并且由于男女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讲解时的侧重点不同,若条件允许可男女学生分开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受精的过程;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对视频资料的分析,了解生命产生的过程,感悟人类生殖的艰辛和伟大;收集和分析资料,提炼和归纳出相应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悟生命来之不易,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体会父母养育孩子中感情、物质等的投入,使学生更加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社会道德感、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
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难点
胚胎发育的过程。
教学准备
  人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分娩等过程的FLASH、电影片段或录像等。
教学策略
 人的生殖是从受精卵的形成开始的,大约需要38周的时间。而在课堂45分钟内阐述这38周的生殖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准备一段视频,分别展示受精的过程、怀孕的过程、胚胎发育的过程、分娩的过程等,这样对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人类个体的生殖过程非常必要。这当中再渗透情感教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部分的教学还要加强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培养,如排卵、受精和胚泡发育示意图、子宫内胎儿、脐带和胎盘的关系示意图、分娩的大致过程图等全面细致地概括了本课时的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FLASH动画: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人的受精过程和它类似,但只经历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它们是怎样结合的呢?
 观看FLASH动画,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明确学习目标。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受精作用
 一起欣赏[角色扮演]——一个精子的自述和卵细胞的自述。
 播放:人的受精过程动画。
 思考:
 1.精子和卵细胞是在什么地方结合的?
 2.受精的过程是怎样的?你对新生命的诞生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呢?
 过渡: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这一个小小的细胞又是怎样发育成一个可爱婴儿的呢?
 一同学进行角色扮演——一个精子的自述,另一同学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卵细胞的自述,结合人的受精过程动画,讲述精子的历程。
 学生交流、回答问题、释疑谈感想。
胚胎的
发育
 播放:胚胎发育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归纳、交流。
 质疑:一位准妈妈怀孕期间抽烟、喝酒对胎儿会不会有影响?为什么?
 提问:新生命在子宫内安逸地生活,你知道新生命在子宫时怎么完成“吃喝”、呼吸和排泄的吗?
 怀孕266天(38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是怎样生出来的呢?
 观看视频,加深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新生命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自主学习,描述分娩的过程。
交流问卷,
活动体验
 分娩过程虽然简单,但对母亲来说却十分不易,课前同学们都对妈妈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请同学交流母亲在孕育我们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重负(屏幕出示准妈妈怀孕时的一组数据),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生命来之不易,我们都应当珍惜生命,珍爱自己。
 交流调查问卷、谈感受,学生反背书包,进行体验。
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得不赞叹生命的伟大与神奇!精子和卵细胞的相遇孕育出了神奇而伟大的生命,这是自然界中奇妙而美丽的约会。受精卵发育成自然界最美的活的雕塑,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希望同学关爱生命、珍惜亲情。
 知识总结、感情升华。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人类个体的生殖过程
 1.受精
 (1)场所:输卵管
 (2)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
 2.胚泡形成 受精卵胚泡
 3.胚胎发育
 4.分娩(38周)
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FLASH动画、角色扮演、视频等方式演示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使难以理解的、神奇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探究点一 受精卵形成的部位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人类的生殖细胞在什么部位完成受精?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1. 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其中的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是在输卵管中完成受精的。
2. 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开始。
[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胎儿生活在母体羊水中,没法进食,他是如何获得营养物质的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1. 胎儿在母体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主要是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例如下图1为胎儿排出的废物,2为从母体获得的营养物质,3为母体提供给胎儿的营养物质,4为胎儿排出的废物经母体血液排出。
胎儿 脐带 胎盘 母体
2. 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
[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