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课时) 教案+导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课时) 教案+导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20 15:28:04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  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活动建议】解剖哺乳动物(猪)的心脏。
课标解读  1.本课时主要学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心脏分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以让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主要与运输的血液的路程长有关。从而让学生知道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2.学生能摸到自己心脏的跳动,根据心脏的跳动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但并不知道心脏的结构。为了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与特点有感性的认识,教材在“观察与思考”中编排了心脏结构的观察活动。但如何观察心脏的结构,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教材对观察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观察心脏结构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其结构,还需要将结构与功能建立联系。因此,“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引导学生观察时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心脏结构与其作为血液流动的动力来源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二是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教材正文部分对心脏结构的描述也从上述两个方面展开。为突出心脏在循环中的作用,教材还在旁栏安排了思考题,请学生思考血液在心脏中为什么只能单向流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心脏的位置和形态;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及有关房室瓣和动脉瓣的结构特点,由此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与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解剖猪心,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等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心脏的结构。
难点  心脏结构的教学。
教学准备 人的心脏模型,选用带有血管的新鲜的猪的心脏;准备好相应的用具:一次性手套,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针,解剖盘及纱布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真实的猪的心脏对学生会产生恐惧感,同时又会有新奇的感受,因此教师通过解剖猪的心脏让学生们观察,更能增加学生兴趣,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爬坡的汽车、抽水的水泵和倒立的人体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比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达成共识:心脏是人体内输送血液的泵,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脏的位置  1.做动作:让学生用手感觉心脏的跳动。  2.出示:“人体体腔解剖图”。  3.让学生说出心脏在人体中的具体位置。  摸心跳并观察“人体体腔解剖图”,确认心脏在人体中的准确位置。
心脏的结构  1.观察、辨认心脏的四个腔及与心脏的四个腔相连的血管  (1)出示:新鲜的猪的心脏。  让学生描述心脏的形态,猜测人的心脏大小,用手捏一捏心房壁与心室壁,比较心房壁与心室壁的厚薄。  (2)出示:人的心脏模型。结合教材图认识主动脉(有三个小分支的开口),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  2.观察房室瓣和动脉瓣  演示:用手捏装有半瓶水的瓶子,看水往哪流。  观察解剖好的心脏内部结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  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着,心脏压送出的血液总能沿一定方向流动,而不会倒流,这是为什么呢?  师总结:(顺口溜)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连静脉,室连动;静房室动,不倒流。  指导学生画图:心脏的四个腔以及相连的血管。  观察猪的心脏实物标本:  1.像桃子。  2.拳头大小。  3.学会区分心脏的前后、上下和左右的方法,分清心脏四腔的位置。  4.比较壁的厚薄: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观察模型,认识与心脏的四个腔相连的血管。  观看。  有瓣膜:房室瓣(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完成教材P61“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画图,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心脏的 工作过程  成人的心脏24小时内所做的功,相当于把32吨的重物升高33厘米,并且不会感到疲劳,这是为什么?  [动画展示]心脏工作动态图。  分步观察心脏每跳动一次经历的过程。  提示:注意每一个过程中心房、心室、房室瓣和动脉瓣的变化及血液流动方向。  提供信息:“假如一个人的心脏跳动一次需要0.8 s,则三个连续过程分别占0.1 s、0.3 s、0.4 s”。请学生计算在该过程中心房、心室分别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启发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  1.学生观察、描述心脏每跳动一次经过的一个连续过程中心房、心室、房室瓣、动脉瓣所处的状态和血液的流动方向。  2.学生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发现心脏的跳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期分别大于收缩期,进而解释在人的一生中心脏不倦地工作的原因。  3.描述心脏工作的过程。
归纳总结  鼓励学生交流对心脏的新认识和体会。  学生表达交流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一、心脏的位置、大小  二、心脏的结构、功能  1.结构:  2.功能: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  3.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通过启发、点拨和解疑,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实物、模型、顺口溜、图表等多种教学资源。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归纳重要概念。本课时对“手提装有半瓶水的瓶子”模拟瓣膜,对于学生理解动脉瓣、房室瓣会有更直观的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
探究点一 心脏的结构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结合心脏结构说说心脏的结构有何特点?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心脏的结构
心脏
口诀:
左右房室四个腔,房室瓣膜横中央。
房上室下血顺流,左右隔绝属正常。
心房连静室连动,左房肺静右双腔。
左室最厚连主脉,右室肺动流肺方。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心脏的工作过程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结合图示说说心脏的工作过程。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心脏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当心房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瓣膜进入心室。接着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关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然后动脉瓣关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标要求  概述血液循环。
课标解读  1.本课之前已学习了血管、血液、心脏等知识,因此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教材中用整页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学生能否读懂这幅图,标志着是否掌握了本节知识。  2.本课时主要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能够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找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意义。学会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并与动脉和静脉联系起来,避免形成动脉中流动的就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就是静脉血的错误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血液循环的发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及其意义的掌握,对学生进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难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准备  自制的血液循环途径的磁性教具;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  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让学生观察书中循环图解,教师理顺途径的方法让同学感受血液在血管中的变化,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放血液循环的路径再次加深印象,通过阅读掌握三点:一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二是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血液循环的意义,即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所发生的物质交换。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讲述:心脏的结构特点保证了血液顺利通过心脏并获得动力,继续进行循环。血液在人体中究竟是怎样循环的?由完全隔开的心脏左右两部分泵出的血液又有什么联系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思考,明确学习内容。
血液循环 的发现  讲述:人类对血液循环的认识也是经历了波折的,哪位同学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以介绍给大家。  情感教育:从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人类对于科学的认识是艰难曲折的和不断发展的,是经过历代科学家积极不懈的探索的结果,我们应学习前人不懈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品质。  讲述血液循环的发现史。  最早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是威廉·哈维(1578—1657)。
血液循环 的途径  1.体循环  播放:人体血液循环过程。  阅读教材P63图:先从整体上了解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导游?介绍血液循环。  制订旅游路线要遵守几个原则:1.我们都把心脏作为“大本营”;2.沿途经过的“景点”以及发生的事情都要有所记载。  各组分头行动,我们看哪个组旅游收获最大,出发!  师:很好,介绍得很精彩。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  提问:有没有其他小组,也是从左心室出发的,沿途所见所闻相同吗?  师:同学们试着这条旅行线路理顺一下,注意沿途“主要景点”以及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  观看。  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讨论、汇总。  介绍:我来为大家做导游,重温我们刚才的旅途:我们从左心室出发,这里真可谓“铜墙铁壁”,四壁厚实。据考证,这里是“四座城池”最坚固的一处,果不其然,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出了城(左心室),来到主动脉血管,一路向前,好快呦。岔路不断,血管在不断分支,管道越来越细,前进速度也慢了下来,到了极细的地方——毛细血管,更是慢极了。红细胞纷纷把携带的氧气释放出来,氧穿过只有一层细胞的血管壁就出去了,我们继续前行,管道逐渐变粗,经过上腔静脉,最后回到右心房。  补充:我们是一个组的,我补充一点,在毛细血管那里,除了氧出去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也一同出去了,进来了不少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起随循环回到了右心房。  回答:从主动脉分支出来,也可以进入内脏器官,胃、肝、肠等处,或者是经过下肢的毛细血管,然后由下腔静脉也可以回到右心房。  小结:先理沿途“主要景点”:左心室→主动脉→各级静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条线路途经身体各处,范围大,称为体循环。这条循环主要目的是,把身体各部分细胞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送去,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血液循环 的途径  2.肺循环  师:我们请选择其他旅行线路的小组同学介绍他们的认识。  小结:这一小组介绍的条理清楚,目的明确。他们注意到分工合作,介绍各有侧重,很值得其他组借鉴。(课件辅助,动画演示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提问:大家是否注意到,两条循环路线尽管途径不同,目的任务不同,它们有什么联系?  (边绘制血液循环图解,边简要归纳)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路线主要由两条组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而且这两条循环是同时进行的。血液循环的进行保证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不断地将氧和营养物质送到组织细胞,同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出来。  解答:营养物质就是人们吃饭获得的,是从消化道吸收的。关于其他废物的去处,同学们试着从下一章寻找答案。  我们小组从右心室出发,由于我们的目的地是肺,距离比较近,所以需要的动力相对小一些,右心室与左心室的壁相比要薄。出了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来到肺部毛细血管,同样管壁很薄、管径很细,血流速度很慢,在这里主要进行的是气体的交换。然后,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完成旅行,这称为肺循环。  学生:由我来介绍中间发生的有关“事件”:肺作为呼吸的主要器官,大家知道,这里有大量肺泡,里面是含有大量氧气的新鲜空气。于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通过肺循环,使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体循环回到右心房的血液,进入右心室,又进入下一次循环——肺循环,而且此时血液恰好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通过肺循环血液变成动脉血回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又作为体循环的出发点,送去的是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疑问: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去了,那其他废物怎样排出呢?输送的营养物质从哪里来的?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一、体循环  1.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结果 动脉血→静脉血  二、肺循环  1.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结果 静脉血→动脉血
教学反思  血液循环的途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容易产生枯燥感。本节课教学采用了扮演导游的游戏方式,通过介绍途经的景点以及其间发生的事件,使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了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学生比较欢迎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教学效果较好。但是要控制好课堂节奏,不要偏离主题。
探究点 血液循环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1.血液循环的途径
2.对比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静脉血 静脉血→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运来氧气,把二氧化碳带走
联系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3.关于心脏四个腔、各个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性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口诀来掌握:左心动,右心静,体相同,肺相反。意思是左心房、左心室里流动的是动脉血,而右心房、右心室里面流动的是静脉血。对于体循环来说,血管与血液是相同的,即动脉里面流动动脉血,静脉里面流动静脉血;对于肺循环来说,血管与血液是相反的,即动脉里面流动静脉血,静脉里面流动动脉血。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