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越式跳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0-08-07 22:10:00

文档简介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探究教育”“创新教育”“娱乐身心”为课堂目标,坚持“双主”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潜能,结合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自主、创新、探究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学情分析
比高度和远度是高中学生平时喜欢的一个内容,也是大部分学校有能力可以正常开设的一个项目,利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及专业生训练等场合进行背越式跳高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心肺功能,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锐意攀高等优良品质。本课结合学生身心和生理特点,从三个方面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①通过游戏转移注意力,从而产生跳高兴趣;②利用语言刺激帮助克服心理恐惧;③利用评价、评比机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三、教学内容:《背越式跳高》的第一堂课,即助跑和起跳
素质练习内容为“全蹲快速起跳”
四、教学目标:
①认识目标:通过观看奥运会男子跳高录像,结合老师的语言提示,使学生初步形成感性认识;
②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助跑与起跳动作技术,体会空中控制力,形成助跑、起跳和腾空这一连贯动作的初步技术。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锐意攀高等良好品质, 为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教学程序
1、准备活动我采用了诱导性动作,即大“∞”字形做直、弧线加速跑动作练习,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由于有弧线和起跳转体等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我先安排了专门的膝、踝、髋等关节及腰部扭摆等徒手体操动作练习。
2、在基本部分里:为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让学生观看奥运会跳高比赛片断录像,然后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例举跳高与现实生活中哪些场面有关,在学生积极的问答后,我按照适宜的速度和节奏进行了示范性教学,帮助学生从认知角度了解动作要领。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大课堂教学小区域辅导法”,即将学生分成四个自身能力小组,有小“∞”字形跑组,小“∞”字形跑后在两个弧顶起跳左转体135°单手(左脚起右手摸高)摸高动作组。1/4圆形弧线助跑起跳坐上低跳箱组,以及直线走7步接弧线跑4步起跳后仰躺上高海棉包组。每小组先探究性进行练习,然后按照每组的难易程度分别进行辅导、示范,最后按照老师的提示进行轮换练习。为了使课堂气氛浓厚,我采用言语激励法和引导学生相互鼓励及评选先进个人等多种措施。为了调整运动负荷,在每小组之间自我推选2名优秀选手进行技术评定,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树立正确动作技术概念,纠正错误或不到位的动作。最后为发展学生素质,我选择了“全蹲快速起跳”下肢爆发力量动作练习,并配合手的开、合动作练习,使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发展下肢力量。
3、在结束部分,安排了“吃西瓜”“在腿部肌肉中找牛筋”等小游戏,让学生在欢快笑语中放松自我。
六、本课特点是学生练习的密度大,但强度不够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娱乐身心”为目标,以“运动参与”达到完成课的任务。
七、不尽之处,诚请各位同行给予批评、指正,我将感激不尽。《背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2、下肢力量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观看奥运会男子跳高录像和老师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初步形成理性认识;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助跑与起跳动作技术,及体会空中控制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锐意攀高等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难点:起跳后的转体腾空动作。
教学准备 电视机一台、VCD一台、竹杆两根、吊排球二个、矮跳箱一个、大海棉包一个 安全措施 1、场地平整。2、安排好见习生。3、游戏活动的规则和练习要求。
结构 学习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组织、要求 练习时间
开始导入 1、课堂常规;2、主要关节动作练习;3、大“∞”字形跑动,在弧顶接左脚起跳左转体右手摸吊排球动作练习。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老师宣布学习内容、目标;3、处理见习生;4、按老师口令进行关节练习;5、学习了解“∞”字形跑的动作方法;6、学生进行“∞”字形跑;7、学生从听口令做起跳动作练习转化为自主起跳。 1、队形:四列横队,左高右低;2、组织要求:集合做到快、静、齐,精力要集中。 1′2′3′
正在教与学 1、认识学习内容过程;2、以社会适应为目标,简述课堂教学的必要性;3、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①直线走步转直线加速跑步;②直线跑步转弧线加速助跑;③弧线加速助跑后接起跳:起跳脚充分蹬伸,摆动腿屈膝内扣,向异侧肩方向摆动,两臂配合上摆,带动身体左转上体。4、发展下肢力量动作练习:“快速全蹲起”。 1、观看录像;2、学生仔细观看录像,聆听老师讲解;3、学生积极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生活情景与跳高有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4、老师讲解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出示范;5、分成四个小组,按不同生理要求指定区域进行练习;6、激励学生兴趣,老师参与;7、老师帮助纠正动作;8、学生互相鼓励,帮助保护,整体提高;9、轮换小组进行练习;10、组织学生进行技术评定;11、保持学习兴趣;12、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动作练习发展下肢力量。 1、组织2、要求:①成四个能力小组进行练习;②在练习中发现问题;③在遵循规则中解决问题,也可请教同学和老师;④充分利用时间;⑤团结协作,相互鼓励;⑥团体精神,表现自我。1、组织:完成上述动作练习后,原地不动。2、要求:①按老师的击掌节奏完成下肢力量练习;②学生轻松、愉快完成。 3′24′3′
结束本堂课 1、游戏1:“吃西瓜”(略) 游戏2:“找牛筋”(略)2、讲评本次课①小组讲评;②典型实例分析。③自我反思评价。3、课后社会适应要求。4、各组组长组织同学归还器材。 1、教师简述游戏方法;2、学生按老师言语提示进行练习,该笑的地方大声笑出来,该喊的时候喊出来;3、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反思;4、结合课外活动,体现社会适应。5、减少归还器材途中的人为损坏。 组织:1、学生绕老师站成一圈,完成游戏1;2、席地而坐找“牛筋”。完成游戏2。要求:1、跟随老师的言语提示;2、尽情表现愉快的自我;3、大胆发言,敢于表现。 6′
预计密度 55% 预 计心 率 最高心率: 170 次/分平均心率: 140 次/分
课后记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