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0-08-07 21:59:00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同备一堂课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第三单元 灿烂的美术世界
美术与自我 、社会
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我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每个人的像册里无不收藏了自己的追求和完美梦想。
班主任:冲破束缚的网
老大的名人梦
我要得道
师弟的武侠梦
给大家展示你的大头贴 像册
美术家也喜欢将心目中的形象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诉诸画面,展示自我。美术家眼中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呢?他是通过哪些形式展示自我形象的呢?
在像册中无不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虽然也包含着社会对美术家的认同观念,但更多的或许还是他对自身作为人和美术家的认同。
丢勒自画像
中世纪圣像
金农自画像
普桑自画像 古典绅士
透过艺术家的自画像,往往能够较为真实的把握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人生理想。
活动与交流
分组讨论与准备:按本组最具创意的想法表现一人或几个同学的人生角色定位。用手机自拍或展示大头贴。
我们了解了艺术家表达自我理想的方式,我们能不能用手中的笔和手机、相机来画一画照一照自己理想的形象来展示自我,传达人生追求。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我们了解和初步尝试了一种艺术的表达自我的方式。这种表达的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是艺术的快乐和享受,愿这种快乐能伴随着我们一生。愿这种理想表达方式,永存我们的相册,它将激励我们不断地进步,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2课时)
学生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往往没有进行多角度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的能力。故本课从培养学生能力的出发,设计了几个环节的探讨与动手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生能力发展要求出发,根据活动设计和课时容量考虑分为两课时,此教案为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运用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形 式欣赏美术家的自画像,能够较为真实地把握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人生理想。
2、能力目标:了解和初步掌握美术家寄托理想的和角色定位的几种表现方式。
3、情感目标:用实践体验的方式,通过学生的自拍自画的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理想和角色定位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变成自己的人生动力之一,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和理解自画像是艺术家用来表达自我理想和社会角色定位的重要手段,尝试用自拍的方式表达一下自己的理想和角色定位。
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教科书、相机、电脑、纸、笔。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幻灯片导入 1分钟 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喜欢将心目中的形象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出示幻灯片)师弟的武侠梦等。观察学生反应提问:你们平时也会有这种表现方式吗?有自拍吗?过一会能给展示一下大头贴像册吗? 学生欣赏并回答 从出 乎学生意外又合乎情理的环节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切入本课议题 30秒 幻灯片2:美术家也喜欢将心目中的形象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诉诸画面,展示自我。美术家眼中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呢?他是通过哪些形式展示自我形象的呢? 学生:自画像的方式。 将学生带入本课重点学习中
3、欣赏两组幻灯片: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10分钟 师:1、看看这些图片尝试运用比较式、感悟式、形式鉴赏的方式来分析作者的意图?(1、)丢勒的自画像色彩是艳丽还是沉着?(2、)与中世纪的基督像在表现形式有相似之处嘛?(3、)为什么呢?师:从社会学式鉴赏的方式简单作一介绍:丢勒作为较早从中世纪宗教愚昧中清醒的人文主义者,有拯救人类的使命感,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清)金农的自画像(法)普桑的自画像欣赏并要求:同学们能不能用社会学式鉴赏方式作一介绍? 学生:1、有一些。学生能从色彩、构图、神情等方面讲出相似性学生根据课本提供资料作总结发言 学习美术的表现方式。
4、总结 1分钟 师:透过艺术家的自画像,往往能够较为真实的把握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人生理想。
5、活动与交流 30分钟 师:我们了解了艺术家表达自我理想的方式,我们能不能用手中的笔和手机、相机来画一画照一照自己理想的形象来展示自我,传达人生追求。(用相机帮助学生拍照、记录学生活动,组织活动有序开展。)1、十分钟活动,五分钟展示。2、评价后各组准备第二轮。 学生分组活动、上台展示作品。 通过体验式学习使美术学科知识得以巩固,情感得以升华。
6、总结 2分钟 师: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我们了解和初步尝试了一种艺术的表达自我的方式。这种表达的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是艺术的快乐和享受,愿这种快乐能伴随着我们一生。愿这种理想表达方式,永存我们的相册,它将激励我们不断地进步,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为以后的美术学习作了动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