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 》优质课 教学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 》优质课 教学课件(3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1 00:13: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8张PPT)
9.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学习方法
1、感受文字魅力。
2、定好基调,体会情感。
3、读懂诗文内涵。
4、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抄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一课时
创设童趣,导入古诗
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走近诗人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传统文化节日展示会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据《荆楚岁时记》记载,
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
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有正阳节、龙日节、午日节、五月节、
龙舟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别称。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
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食粽子与划龙舟是普遍习俗活动。
端午民俗的形成与定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传承发展
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读书要求:
1.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
2.边读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1.一日。
4.笔下无手,
也要付出。
3.云中之鬼。
2.新谷上市,
不用口吹。

谜语记字








5.一横进到
“洒”里面。
7.小文牵牛。
8.儿上一口。
6.可人。








9.左边是兽,
右面是虫。
10.导留上不,
升缺一撇。




我的发现
左右结构:旧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独 佳
上下结构:符 兄 异
左窄右宽
开火车组词
旧 符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兄 独 异 佳

旧事 怀旧 旧俗
符号 虎符 音符
饮酒 米酒 红酒
灵魂 鬼魂 国魂
借口 借阅 借书
欲望 食欲 摇摇欲坠
何处 何事 何苦
兄弟 兄长 兄嫂
独立 独自 独特
异地 怪异 惊异
佳节 佳音 佳作
牧童 牧场 放牧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农历正月初一。
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古诗大意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人们送走旧岁,迎来了新的一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欢乐地畅饮着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 换上新的桃符。
本诗描绘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春节

元日
一岁除
屠苏
新桃换旧符
诗中向我们描绘了这个节日中的哪几幅画面?
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迎红日
换桃符
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迎红日
换桃符
结构导图
元日

燃爆竹
喝屠苏
迎红日
换旧符

热闹欢乐
万象更新
一、比一比再组词。
符( ) 酒( ) 何( )
付( ) 洒( ) 荷( )
二、 选择正确的读音。
屠苏(tú tū) 陈旧(jiù jiǜ) 符号(fú fū)

符号
付款
洒水
饮酒
何处
荷花
课堂练习
三、《元日》中,诗人向我们描绘了庆祝这个节日时的哪几幅画面?


四、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燃放爆竹、喝屠苏酒、迎红日和换桃符四幅画面。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人们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的一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欢快地畅饮着屠苏酒。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课时
走近作者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文学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大杜”,称杜牧“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古诗大意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失魂落魄。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销愁,牧童遥指杏花山村。
“雨纷纷”和“欲断魂”有什么联系?
清明是上坟扫墓,对逝去的亲人寄予哀思的日子,再加上阴沉沉、细雨绵绵的天气,更增添凄凉哀伤之感,不禁让人“欲断魂”。
小组合作交流,品味收获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下面诗句写的是
怎样的场景?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行人问:“牧童,这附近可有酒家?”牧童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着不远处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好像在说:“就在那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华山以东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评极为精当。有《王右丞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乡,外乡。
加倍,更加。
远远地想到。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上面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表达了诗人孤独和对家人深沉思念的情感。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写出了诗人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之感;“思亲”直接点出了诗人想念亲人的情感。而“倍”字让这种情感更加强烈。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之日,作者想到了哪些场景?
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想到了家乡的兄弟们登上高处,每个人身上都插上了茱萸,但唯独缺少了自己。“少一人”写出了诗人不能与亲人团聚异常遗憾的心情。
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两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