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诗三首 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古诗三首 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0 21:4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古诗三首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蜡烛 B.朴素 C.栖息 D.诸候
2.下列加粗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泣涕零如雨(零:零散。)
B.纤纤擢素手(擢:伸出。)
C.盈盈一水间(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D.札札弄机杼(弄:玩弄。)
3.字义理解和运用。
“章”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诗歌文辞的段落;②佩带在身上的标志。第①种解释可组“章”在古诗文中还有特别的含义,词为____;第②种解释可组词为 ________。“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____。
4.词语积累填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叠词“迢迢”让我想到了四字词语“______迢迢”,叠词“皎皎”让我想到了四字词语“______ 皎皎”。像这样含有叠词的四字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
5.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①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____,描写的地点是_____ 。诗人透过“飞”字,重点抓住____、______两种景物来凸显季节特征。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①句中“散”的读音是( ),一个“散”字描绘出了一幅( )。
A.sǎn B.sàn C.灯火通明图 D.宫中传烛图
②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大臣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B.表达了臣民对皇权的敬畏之情
C.表达正直人对天子宠幸之臣的愤慨之情
D.表达了臣民对皇恩的渴望之情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①“河汉”指的是____。联系诗的第一、二句可知,这首诗在讲述关于__________的故事。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
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
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这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
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类似的诗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用动词,仿引诗句。
思念
是一轮明月
仰望它
便有一种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的情怀

思念
是一把茱萸
_______它
便有一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的悲情
8.将诗词句补充完整,并与相应的传统节日和作者连线。
爆竹声中 _______,春风送暖入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_______。
家家_______望秋月,穿尽_______几万条。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_______。
七夕节 林杰
元宵节 欧阳修
春节 杜牧
清明节 王安石



3古诗三首
1.D
2.B
3.篇章 徽章 花纹
4.千里 月光 忠心耿耿 小心翼翼
5.(1)①春季 京城 落花 柳絮 ②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2)①B D ②C
(3)①银河 牛郎织女 ②B
6.(1)乌鸦 露水 桂花 凄清、孤寂
(2) 地白 空明皎洁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3)C
(4)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7. 佩戴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8.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