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0 23: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京杭大运河
苏州风光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咏史诗·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思考: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答:诗一作者认为大运河是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注:汴水、汴河即大运河
诗二作者认为大运河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01
隋的统一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西



东晋
南方:
北方:
十六国











581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589
南朝


一、隋的统一
































































建康
南京
长安
西安


































隋灭陈路线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7年,隋灭后梁。





隋 朝 的 建 立 与 统 一

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一、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
(1)时间:581年
(2)人物:隋文帝杨坚
(3)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1)时间:589年
(2)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一、隋的统一
材料一: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隋文帝初一统天下,就实现了两汉初年高、惠、文、景三代四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才达到的目标,文帝的遗产则足够以后五六十年的政务开支。
——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你如何理解这两则材料?
答:隋朝不仅实现了统一,还开创了一个繁荣富强的盛世。
一、隋的统一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表现)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一、隋的统一
隋朝洛阳含嘉仓
一、隋的统一


①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统治
措施
02
开通大运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二、开通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从北至南分别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主流。最终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二、开通大运河



2

四段河流,五大水系


1
一个中心,两处端点
京杭
大运河
二、开通大运河












目的
作用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地位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扬州:运河上的明珠


03
开创科举制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三、开创科举制度
李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
学识:平平无奇
人品: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寒门草根
学识:真才实学人品:正义凛然
三、开创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即由中正官依据出身、才能、品德将各人评定为九个品级。品级越低,越难做官。
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都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出身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思考:使用何种方法,将“才能”变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
答:相对公平的考试
三、开创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建立
初步建立
正式确立
积极意义
隋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1、加强了皇帝选官任官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提高官员素质。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成为以后主要的选官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
隋朝(581-618年)
隋文帝杨坚
(581-604年在位)
隋炀帝杨广
(604-618年在位)




04
隋的灭亡
帝王苦竭生灵力,
大业沙崩固不难。
四、隋的灭亡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东都、运河、龙舟三管齐下,五个月,舰队完工,洛阳至江都的水路也全线贯通;东都洛阳十个月竣工。
——据易中天《隋唐定局》
四、隋的灭亡
时间 大事 民役数量
(包括力役和兵役)
605年三月 营建东都,工程进行了十一个月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612年正月 远征高丽 三百多万人
四、隋的灭亡
隋炀帝下江南图
四、隋的灭亡
隋末农民起义
































































































































黎阳仓
兴洛仓
(洛口仓)
东都
(洛阳)
长安
西安
涿郡
北京
瓦岗
扬州
杭州
余杭
江都

长白山
太原
(晋阳)










隋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地区
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地点


隋炀帝被杀地点
李渊起兵地点

李渊率军攻占长安路线



江都










隋朝的灭亡

据不完全统计,隋末农民起义前后共爆发一百二十余次之多。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据不完全统计,隋末地主起兵约六十起左右。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四、隋的灭亡
隋文帝
隋炀帝

开创科举
再造统一

开通运河
残暴统治
顺应时代趋势
滥用民力





隋朝
励精图治
课堂小结

杨坚建立隋朝
581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创立科举制
589

隋灭陈
统一全国
618

隋朝灭亡
课堂小结
一个朝代
两个人物
三个时间
四个地点
五个事件
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581年 589年 618年
长安 洛阳
涿郡 余杭
隋朝建立 隋朝统一
开通运河 开创科举
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