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命题、定理、证明?第五章5.3.2 命题、定理、证明核心目标……………..…课堂导案……………..…1 课前学案……………..…23课后练案……………..…4拓展提升……………..…5核心目标掌握命题、定理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课前学案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__________,命题由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命题结论题设2.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正确的命题叫________,错误的命题叫________.真命题如果…那么…假命题3.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
,这样的真命题叫做__________.定理知识点:命题、定理
【例题】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对顶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等角的余角相等.
解: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3)如果两个角同为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解析】找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即可得出答案.课前学案知识点:命题、定理
【点拔】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
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课前学案对点训练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
A.延长线段AB B.垂线段最短
C.作直线l D .平行线和垂线B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若︱a︱=a,则a>0
B.如果ab>0,那么a>0,b>0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2n是偶数(n是整数)D课前学案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
A.直角的补角是直角
B.钝角的补角是锐角
C.垂线段最短
D.同旁内角互补D4.“同位角相等”是 ( )
A.平行线性质 B.平行线判定
C.定理 D.假命题D课前学案5.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旁内角互补.(2)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平行,它们一定相交.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直线不平行,那么它们一定相交.
课前学案5.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对顶角相等.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4)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两个角是相等两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课前学案6.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
A.对顶角相等
B.连接AB并延长至点C
C.内错角相等
D.同角的余角相等B7.下面3个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②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
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真命题为 ( )
A.① B.③ C.②③ D.②C课前学案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
A.如果a<0,b<0,那么ab<0
B.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
C.内错角相等
D.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B9.要判断命题“若a>b,那么a2>b2”是假命题,
可举反例 ( )
A.a=1,b=-2 B.a=1,b=0
C.a=2,b=1 D.a=2,b=-1A课前学案10.如图,从①∠1=∠2 ②∠C=∠D ③∠A=∠F 三
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
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3D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命题是定理,定理是命题
B.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不一定是命题
C.真命题可以是定理,假命题不可能为定理
D.定理可能是真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C课后练案12.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内错角相等13.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两直线平行(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为1(3)同角的补角相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
相等课后练案14.如图,AD∥BC,∠B=∠C,求证:AD平分∠CAE.∵AD∥BC,∴∠DAE=∠B,∠CAD=∠C,
∵∠B=∠C,∴∠DAE=∠CAD,∴AD平分∠CAE.课后练案15.如图,已知点E、F分别在AB、AD的延长线上,
∠1=∠2,∠3=∠4.
求证:(1)∠A=∠3;(2)AF∥BC.(1)∵∠1=∠2,∴DC∥AB,∴∠A=∠3. (2)由(1)得∠A=∠3又∠3=∠4,
∴∠A=∠4,∴AF∥BC.
课后练案16.如图,已知AD⊥BC于D,FG⊥BC于G.且∠1=∠2,
求证:DE∥AC.∵AD⊥BC,FG⊥BC,∴∠ADC=∠FGC=90°,∴AD∥FG,∴∠2=∠DAC,
∵∠1=∠2,∴∠1=∠DAC,∴DE∥AC.课后练案拓展提升17.已知直线l1∥l2,l3和l1,l2分别交于C,D两点,点
A,B分别在线l1,l2上,且位于l3的左侧,点P在
直线l3上,且不和点C,D重合.
(1)如图1,有一动点P在线段CD之间
运动时, 求证:∠APB=∠1+∠2;过P作PE∥AC,∵AC∥BD,∴PE∥AC∥BD,
∴∠EPA=∠1,∠EPB=∠2,
∴∠APB=∠EPA+∠EPB=∠1+∠2.拓展提升(2)若AB平分∠DBE,求证:CD平分∠BDF.(2)∵AD∥BC,∴∠CDF=∠C,
∵AB∥CD,∴∠C=∠ABE,∠ABD=∠CDB,
∴∠ABE=∠CDF,∵AB平分∠DBE,
∴∠ABD=∠ABE,∴∠CDB=∠CDF,
∴CD平分∠BDF.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