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考复习学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及季风环流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学考复习学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及季风环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20 19: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以及季风环流
知识梳理:
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1)分布: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下图
(2)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气压带分布规律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 属性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原因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原因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原因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0°附近 热力原因 上升 湿热
风带分布规律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4)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及其南北纬10°之间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中纬西风带影响 终年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
(6)、季风环流
(1)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
(2)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主要原因)

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只对南亚的夏季风有影响)
(7)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
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8)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高温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部












【例1】(2019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真题)下面为局部气压带、凤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季节,湖南省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C.寒冷多雨 D.寒冷少雨
(2)有关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中纬西风带 B.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C.丙地的风向为东南风 D.乙气压带的形成原因为热力原因

【例2】(2019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真题)下面为世界六大板块及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比较项 丁地 戊地
气候类型
③ a________(选填代码①或②)
高温期 b________月 1月
多雨期 夏季 c________季
自然带 d________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例3】(2018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真题)“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冰上丝绸之路”是穿越北冰洋、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北极航道。丝绸之路的建设,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下图为“一带一路”及“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018年1月,中国某商船驶离地中海,沿苏伊士运河航线返航。请根据图和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两地的差异。














地 点 甲地 乙地
气候特征 a___________ 终年高温多雨
气候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 主要分布于b__________附近
气候成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c________气流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所属的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 d_____________












【例4】(2017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真题)下图为世界竖版地图及上海、开普敦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比较上海与开普敦的气候差异。
城市比较内容 上海 开普敦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a_________
高温期 b______季 夏季
多雨期 夏季 c____________季
气候成因 d________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3)依据六大板块的划分,丙地属于____________(填“欧亚板块”或“印度洋板块”);丁地附近石油资源丰富,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性质分类,石油属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资源”或“非可再生资源”)。

例1
【解析】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对某地的影响。从图中的纬度分布和风向可知,此区域位于南半球,从30°附近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全在30°S以北,说明这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的北回归线附近,时间是夏至日前后。此时是湖南的夏季,处于高温多雨期。所以选A。2.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东南信风带,丙地的风向为西北风,乙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选B。
【答案】1.A 2.B

例2

【解析】戊地在非洲的西南端,是地中海气候。丁地在亚洲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可判断出,①是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所以,戊地对应数码①。高温期丁地出现在7月,多雨期戊地出现在冬季。自然带比较,丁地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例3







例4




图1-2-6

图1-2-7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比较丁、戊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2)甲、乙分别位于山脉东西两侧,处于西风带且濒临海洋,但甲地形成了温带荒漠带,乙地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按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分析,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或“地方性分异规律”);丙、丁两地盛行风向一致的季节,欧亚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切断了____________________(填“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副极地低气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