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蜜蜂》第二课时教案+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蜜蜂》第二课时教案+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0 20:58: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蜜蜂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蜜蜂》这篇课文。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老师找几名同学读一读课文,检查一下你们课文读熟了没有。齐读词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蜜蜂》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你们是不是都记住了呢?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蜜蜂、听说、辨认、能力、公里、记号、几乎、大概、阻力、花粉、将近、包括、亲眼、检查、迷失、尽管、陌生、景物、逆风、沿途、记忆、本能、跨栏、超常、准确无误3.听写词语。4.对照改正。 分段朗读课文齐读词语 听写词语对照改正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可以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落实词语这个基础目标。】
讲授新课 品读课文 深入探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课文开头的“听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不能删掉。“听说”是听别人说的意思,表示不确定。因为作者不确定这种说法,所以才想做实验验证一下,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思考: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法布尔是怎么做试验的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2.指名学生汇报法布尔所做的事。(捉蜜蜂放进纸袋、走四公里外做记号放蜜蜂 )3.引导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 再给同桌说一说。(我先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接着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然后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最后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放了出来。)4.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 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5.法布尔除了在放飞的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还做了些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四公里路,还让自己的女儿在蜂窝旁边等着。走四公里路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让小女儿在蜂窝边等着是为了记录蜜蜂回来的时间;做白色记号是为了便于区别。这些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6.比较句子:这两句话中画横线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1)“那二十只左右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2)“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准确的表达: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的谨慎和善于思考。因为这只是作者的推测,没有经过验证。)7.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我”会这样推测的根据是什么?(①“我”把它们放在了袋子里,它们看不见路,不可能凭记忆回家。②我把蜜蜂带到了四公里以外的地方。③天刮着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学习第三、四自然段。默读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神态描写:“脸红红的”动作描写:“冲过来”这两处描写表明“小女儿”看到实验成功后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朗读指导:“小女儿”的话要读的高昂,表现出激动的心情。第一批回来了几只蜜蜂?(两只)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三刻钟)(“将近两点钟”“大约三刻钟”体现了作者记录实验过程的精准,表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朗读指导:语速稍缓,重读“将近、大约、还包括”,读出惊奇的意味。(四)学习第五、六、七自然段。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五自然段。2.第二批又飞回来几只蜜蜂?(三只)它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傍晚时。)大概用了多少时间。(五个小时左右。)3.那作者直到最后得到什么结果了呢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五)学习第八自然段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让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3.什么是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4.作者在结论中,为什么要加上“我”这个词 (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严密性,蜜蜂的这种本能“我”无法解释,不代表别人也无法解释,或许以后的人能解释这个现象,这表现了法布尔作为科学家严谨的态度。)5.练习用“不是……而是……”说句子。三、联系前文 拓展延伸 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1.学习第一自然段,思考交流问题,理解“听说”的意思。借助“先……接着……然后……最后……”明确作者是怎样做实验的。2.讨论、交流3.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4.思考、交流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体会表达效果,朗读句子。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自由读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深刻体会 “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设计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设计意图: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心。】【设计意图: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使学生从中体会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课堂小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板书 蜜 蜂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实验步骤:把二十只左右的蜜蜂闷在纸袋里带出四公里做上记号放出,让小女儿在蜂房旁等着。实验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新知导入
蜜蜂 听说 辨认 能力 公里 记号 几乎
大概 阻力 花粉 将近 包括 亲眼 检查
迷失 尽管 陌生 景物 逆风 沿途 记忆
本能 跨栏 超常 准确无误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新知讲解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听说( ),于是做了一个( ),结果证明( )且它们靠的不是( ),而是( )。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
的确如此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新知讲解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1.“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呢?
2.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新知讲解
课文开头的“听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新知讲解
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新知讲解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新知讲解
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
不行,因为做科学实验必须严谨,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有效。
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新知讲解
法布尔除了在放飞的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还做了些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四公里路。还让自己的女儿在蜂窝旁边等着。走四公里路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让小女儿在蜂窝边等着是为了记录蜜蜂回来的时间;做白色记号是为了便于区别。这些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新知讲解
比较句子:这两句话中画横线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1)“那二十只左右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新知讲解
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
“我”会这样推测的根据是什么?
①“我”把它们放在了袋子里,它们看 不见路,不可能凭记忆回家。
②我把蜜蜂带到了四公里以外的地方。③天刮着狂风,蜜蜂飞得很低。
新知讲解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粘着花粉呢。”
神态描写:“脸红红的”
动作描写:“冲过来”
这两处描写表明“小女儿”看到实验成功后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新知讲解
第一批回来了几只蜜蜂?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
两只
三刻钟
“将近两点钟”“大约三刻钟”体现了作者记录实验过程的精准,表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新知讲解
第二批又飞回来几只蜜蜂?它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大概用了多少时间。
三只
傍晚时
五个小时左右
新知讲解
作者直到最后得到什么结果了呢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新知讲解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让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新知讲解
作者在结论中,为什么要加上“我”这
个词
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严密性,蜜蜂的这种本能“我”无法解释,不代表别人也无法解释,或许以后的人能解释这个现象,这表现了法布尔作为科学家严谨的态度。
课堂练习
无论……总是…… 尽管…...仍然……
不是……而是…… 只要……就……
1 .( )天气很冷,爷爷( )一早就起床跑步。
2 . 我认为应该珍视的( )这些东西,( )人的生命。
3 .蜜蜂( )飞到哪里,它们( )可以自己飞回到原处
4 .我们( )认真学习,( )能取得好成绩。
拓展提高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课堂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板书设计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步骤:把二十只左右的蜜蜂闷在纸袋里带出四公里做上记号放出,让小女儿在蜂房旁等着。
实验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蜜 蜂
作业布置
1.说一说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2.你知道大自然的生物还有哪些超常的能力和与生俱来的本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