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1 《论语》十二章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ài dān ɡōnɡ yú jǔ dǔ
(1)生气,恼怒。 (2)自我检查、反省。(3)竭尽自己的心力。 (4)越过法度。(5)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6)疑惑。(7)喜爱,爱好。 (8)好的方面,优点。(9)改变。 (10)坚定。
新知积累·基础练
(1)表并列。 (2)表顺承。(3)表转折,可译为“却”。
新知积累·基础练
(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5)示例: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十而立
(1)“说”同“悦”,愉快。
(2)“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新知积累·基础练
儒 语录体 大学 中庸 孟子 丘 仲尼 春秋末期 儒家
(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是很快乐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3)我要选择他们好的方面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不好的方面就要改正。
(4)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语言建构·能力练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之( )
不逾矩( ) 博学而笃志( )
?
?
?
?
?
?
?
?
?
?
?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ài
dān
ɡōnɡ
yú jǔ
dǔ
生气,恼怒。
自我检查、反省。
竭尽自己的心力。
越过法度。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
?
?
?
?
(6)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惑。
喜爱,爱好。
好的方面,优点。
改变。
坚定。
?
?
?
?
?
?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同“悦”,愉快。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文言文中的“而”主要作连词用。有时表示顺承,有时表示转折,有时表示并列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并列。
表顺承。
表转折,可译为“却”。
理解句意,据此判断
?
?
?
恳切地发问求教,(并且)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
只学习却不思考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恼怒,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许多语句后来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请从本文中找出至少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示例: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三十而立
6.《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裁)著作。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______学派创始人。
儒
注意平时积累
语录体
大学
中庸
孟子
丘
仲尼
春秋末期
儒家
7.课内重点语句翻译。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是很快乐吗?
从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形容词作动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代“温故而知新”
我要选择他们好的方面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不好的方面就要改正。
好的方面,优点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代词。这,指河水
8.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一、课文研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根据句意来停顿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逾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按时。
?
?
?
法度。
当,做。
10.翻译下列句子。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人不知而不愠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谈学习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学习态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个人修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语句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还有谈个人修养的,请将它们归类。
②⑤
①③
④
12.“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
不是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这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强调独立思考,知识的融会贯通
关键在于要“知新”
(1)上谓侍臣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戮力相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天津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二、拓展阅读
对……说。
应当。
?
?
14.下面加点的“之”和例句用法不同的是( )
例句:剖身以藏之
A.学而时习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代词
?
?
?
?
?
D
代词
代词
代词
人名
1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们都知道这个商人爱惜宝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代词,代商人
表转折
16.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避免被人嘲笑。
分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