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时复习】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复习测试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涛
注意事项:
1.本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时量52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 16、S -32。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分)
1.用右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物质组合是( )
A.锌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盐酸
C.铁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盐酸
2.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gH2完全燃烧生成36g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⑥ D.①③⑤
4.下列生活中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5.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6.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
A.CH4S B.C2H6S C.C4H4S D.C6H6S
7.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5 4 8
A.反应后X的质量为8g B.Z与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是1:1
C.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2:3
8.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92 D.96
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值是15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11.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2.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13.(10分)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⑴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⑵氢气在点燃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
⑶运动场上发令枪发射出白烟: 。
14.(6分)某同学们操作完成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 ,②的微观实质是 。
⑵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15.(10分)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⑴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⑵相同条件下,甲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填“大”或“小”);
⑶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_____;
⑷请补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 O2=2H2O+ 。
16.(8分)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我能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⑴现代航天常用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作火箭的推进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⑵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A与B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生成C和D。
①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物质序号)。已知A的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一条化学信息是 。
17.(10分)请分析、比较以下几组化学反应,得出结论。
组别 化学方程式 结论
I 6CO2+6 H2O C6H12O6+6O2CO2+H2O=H2CO3 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原因 。
II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原因 。
III C +O2(充足) CO22C+O2(不充足)2CO 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原因 。
IV 2KClO32KCl+3O2↑(反应缓慢)2KClO32KCl+3O2↑(反应迅速) 反应物相同,反应速率不同,原因 。
实践与应用 科学探究正努力实现对化学反应的控制,很多化学家致力于研究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把过多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若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O2+6H2 X+4H2O,推断X的化学式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8.(8分)某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所示。
⑴根据实验目的,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⑵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他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9.(14分)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右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⑴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⑵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⑶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
③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 。
四、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8分)
20.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应前质量/g 20 25 2 30
反应后质量(g) 30 21 2 X
⑴分析表中数据可知,x= 。
⑵该化学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的物质为 (物质序号)。
⑶求该反应中甲与乙的质量比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12.C、A、B、C、A、C;B、D、D、C、C、D。
13.⑴2KMnO4K2MnO4+MnO2+O2↑;化合;⑵检验氢气的纯度;2H2+O22H2O;⑶4P+5O22P2O5。
14.⑴氢分子分裂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裂为氧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结合为水分子。⑵C。
15.⑴﹣2;⑵大;⑶1:1;⑷3;2SO2
16.⑴CO2;⑵①B;C3H8+5O24H2O+3CO2;②化学反应是分子的分裂,各原子重新组合;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等。
17.I反应条件不同;II反应物I反应条件不同;II反应物的浓度不同;III反应物的量不同;IV有无催化剂;【实践与应用】C2H4。
18.⑴反应前、后;⑵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⑶C。
19.⑴2Mg+O22MgO;⑵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窒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
⑶【实验探究】收集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人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得到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①氟3;②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③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
20.⑴24;⑵丙;⑶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