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第三课时)(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第三课时)(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4-05-27 10: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森林里的故事(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猜一猜》
2.听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3.动 二声部诵读《咏鹅》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听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音乐中感受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能熟练地演唱《猜一猜》,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
3.初步感受x、xx的节奏组合,通过二部诵读练习,初步形成声部感知与表现能力;初步了解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课前分析:
1.本课以“动”贯穿全课。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现情绪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2.学生好动,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你能背唱《咏鹅》这首歌曲吗? 学生复习歌曲
二、二声部诵读《咏鹅》1.今天老师特地把这只悠闲自在的鹅请来了,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好吗?2.老师学着鹅走路的样子,一边走,一边诵读《咏鹅》,诵读的节奏和课本中的一致。3.用× — | ×— | × × | × — ||为老师伴诵。4.分组讨论伴诵节奏。5.听老师唱歌曲,学生按一定节奏轻轻地伴以“哗哗”流水声。 1.轻声伴诵 2.分组讨论,组内二声部合作诵读。3.和老师合作诵读。
三、听《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1.展示小鸟出蛋壳的美术作品。听歌曲。2.讨论鸟出壳时是什么摸样,可能会发出什么声音?3.复听音乐。4.在音乐中模仿鸟出蛋壳是的形态以及发出的声音。5.跟刚刚复习的《咏鹅》比较一下歌曲的情绪。 1.欣赏音乐。 2.讨论交流。 3.模仿表演。 4.讨论交流
四、学唱歌曲《猜一猜》1.由老师范唱歌曲《猜一猜》导入2.教师范唱歌曲《猜一猜》,学生猜谜。
3.听辩歌曲录音,解决两个问题。
(老师事先在歌曲中乐句末的休止处用红灯作出标记)
(问题:你在红灯的地方听到了怎样的拍手声?你能模仿出来吗?)4.模仿录音中的拍手为歌曲伴奏。
(提示:此时播放歌曲原唱)
5.读歌词
第一段边读边即兴用动作理解
第二段边读边画一画蘑菇。
6.模唱、听唱学会歌曲。
(形式:先学第一段至会略带表演的背唱再自己试唱第二段至完整的演唱)7.最后在《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1.揭示谜底。学生简单介绍蘑菇的自然知识。 2.模仿休止处的拍手 3.拍手伴奏 4.读一读,画一画 5.学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