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中
国
巨
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978-2020
前提
内容
目的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 含义: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邓小平
改革首先从什么地区开始?
1974年的春联
过年只有两升米
押岁并无一文钱
温饱成问题!
改革背景: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 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
——摘自《严金昌家的年关》
材料二: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到了田头忘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缺少生产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不高
走在农村改革前面的是
安徽凤阳小岗村
安徽凤阳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小岗村一普通农户的家里,十几个农民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偷偷摸摸把生产队的地给分了。
1978年12月18日晚,在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小岗生产队在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这一天,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之日。
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1979年秋,小岗大丰收,全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6万公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中国文明网》:小岗村--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
小岗村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形式)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生产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由安徽、四川开始,之后推广到全国。
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以前21年增长的粮食。
——《邓小平时代》
统一经营
平均分配
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包干到户
自负盈亏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
改
革
作
用
1950年
土地改革
1953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
人民公社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农民新的烦恼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无法使农民致富,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节省出来,那么该如何解决农民致富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问题呢?
兴办农村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
广东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出
江苏华西村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展开: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材料三: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没有自主权)。
材料二:那年夏天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一:(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国家:
企业:
工人:
国有企业
管得太多,太死
没有生产自主权
缺乏活力
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积极性
改革原因:
改革前 改革后
所有制
形式
管理方式
分配方式
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
内容: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单一公有制
高度集中,
政企不分
吃大锅饭,
平均主义
集体企业
合资企业
外资企业
个体企业
国有经济掌握着经济命脉。
国家
企业
工人
国有企业
给企业松绑
扩大自主权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
政企分开
改革后:
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厂
亏损147万元
现在的海尔集团
2017年全球营业额2419亿元
青岛海尔总部大楼
1991年组建
海尔集团
1992年利润8亿元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当时物资极度溃泛,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国家不得不使用票证的方式对生活物资进行有效的配给——
每人年货供应量
种类 供应量
瓜子 3两
花生 6两
麻酱 1两
布 14尺
计划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共十四大
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提出:
2.意义: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包产到户姓“社”姓“资”?
——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气勃勃,姓“社”姓“资”?
——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之源,姓“资”
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
——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
市场经济姓“社”姓“资”?
——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1978年 2017年末
经济总量(占全球) 1.8% 14.8%
人均GDP 384美元 9280美元
全世界前十幢最高的楼 0 8幢
世界500强 0 115家
——摘编自财经作家吴晓波《激荡40年》
厉害了 我的国
国家
1978年
1992年
1984年
开始农村改革
重点
城市
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创新,不断深化
模仿苏联的路
走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②开始时间:
1978年
2.城市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开始:
1984年
(2)措施:
①②③
(3)中心环节
(4)意义
3.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2)意义
①②
①目的
③过程
④作用
1、(2018?黄冈)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表197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A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6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6元 686.3元 2253.4元 12363.4元
出现表1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
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收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
D.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
2、(2019广东)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集体化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3、(2019宁夏)“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 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A
4、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国营企业 B.国有企业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D.集体企业
5、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____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B
B
6、(2018百色)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