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图案设计》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
2.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四环节: 展示成果;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复习全等变换中所学的图案设计方法.
提问:
同学们有长大后想成为设计师的同学吗?你认为作为一名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呢?(除了美术,还有数学)引发学生好奇心。
欣赏车标,经典车标的特点。
我们已经具备了简单图案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用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点、线设计与制作图案;
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矩形设计、制作图案
下面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活动目的:在学生熟悉的问题中,复习简单图案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实际上就是所学过的全等变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
分析图案二字的含义:图是图形,案是方法
内容:各小组充分讨论教材所示图案的形成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你是怎样分析的?与同伴交流.
对教材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议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其中图(1)、(2)、(3)、(4)、(5)、(6)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旋转适合角度形成(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每个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次数及旋转中心的位置),另外图(2)、(3)、(5)也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轴对称变换形成(可以让学生指出对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条数),图(2)还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形成.
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引出一个图案的形成会有多种方法
目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并通过亲身体验归纳总结三种图形变换的
不同特点及特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理解;经过简单地复习平移、旋转的概念,为下面图案的设计作好理论准备.
效果:通过对漂亮图案的欣赏、分析,使学生逐步领略图案设计的奇妙,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技能.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图形变化的过程,为后面分析较复杂图案所运用的几何变换的规律和特征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只要学生分析的合情合理即可.
随堂练习:下图是由三个正三角形拼成的,它可以看作由其中一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变化而得到的?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
利用基本图形(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圆,正方形,矩形,心形等)设计美丽图案。
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 logo.
对弈
两个人轮流在正方形纸上摆放同样大小的硬币,
规则是:每人每次摆一个,硬币不能相互重叠,也不能有一部分在纸外,摆好后不准移动,这样经过多次摆放,直到谁最先摆不下硬币,谁就认输。
按照这个规则,你能用什么办法才能取胜?
目的:
内容1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熟练掌握三种变换方式,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图形分析能力,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技能.这是本节的模仿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图3—23中图案的设计风格,将其中的一些图案更换成其他图形,再经过适当的加工即可,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同学习.
实际效果:
学生经过前两个环节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图形变换的特点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问题 进一步完善对合理选择变换方式的把握,是对这一章的学习由理论上的探求迈向实际应用的第一步.通过问题串的解答,利用图形不同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图形世界,形成初步思路,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受.通过图形间的变换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变化可以通过一系列基本变化的组合得到,体会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下节课《简单的图案设计》做好知识储备.
第四环节:成果展示
内容:
学生利用提供的基本图形,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法进行图案设计,并说明设计意图
目的: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实际效果:学生基本都能选用适当的变换方式进行图形的变换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三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特点,怎样选择变换方式,课前准备所学到的课外知识及切身感受等.
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继续完善每个小组的设计图案.你设计的图案是如何形成的?要表现什么?
提示:可以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多种方法来设计,而且设计的图案要能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就是图案的设计一定要新颖,独特,这样才能使人过目不忘,达到标志的效果.
2.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