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卷
科学(苏教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来源:Zxxk.Com]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 分)
1.人的一生可以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
2.女生的青春期大约从 岁开始,而男生要晚 年。
3. 和 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4.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
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 、 、
、 等。
生物在 和 上的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由
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上的各部分 。
6.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年以前生物的 或 。
7.达尔文认为生物是通过 、 和 ,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量身高时,可以使用 ( )
A.细绳 B.木板 C.竹竿 D.卷尺
2.小明的爸爸视力非常好,但小明已经戴上了近视眼镜,原因是 ( )
A.遗传的结果 B.变异引起的 C.用眼不当造成的 D.以上都不对
3.被现代科学家称为生物界的活化石是有 ( )
A.大熊猫 B.现代马 C.银杏树 D.A和C
4.下列哪些事例不能说明利用遗传变异等生物技术为人类造福 ( )
A.瘦肉型猪 B.太空椒
C.实验室合成新型病肃 D.杂交水稻[来源:学。科。网Z。X。X。K]
5.翠翠的父母都是音乐工作者,翠翠在哪方面可能更有天赋? ( )
A.体育方面 B.音乐方面 C.绘画方面 D.文学方面
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说明了什么? ( )
A.后天训练的结果 B.习惯养成的 C.遗传的结果 D.不好解释
7.以下哪种不属于良好的生活习惯? ( )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B.吃饭不挑食
C.经常熬夜上网 D.按时体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8.鱼龙生活在 ( )[来源:学.科.网]
A.森林里 B.陆地上 C.海洋里 D.天空中
9.下面的哪种生物在最古老的地层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化石? ( )
A.爬行动物 B.恐龙 C.原始鸟 D.最早的鱼类
10.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
A.子女的一些特征和他的父母相似
B.黄种人的肤色是黄色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D.小红和她妈妈长得不像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长得像爸爸妈妈是遗传引起的。 ( )
2.双胞胎长得一定是一模一样。 ( )
3.化石就是生物。 ( )
4.小花猫跟它的妈妈长的很像,是遗传的结果。 ( )
5.动物之间有遗传现象,植物间没有遗传现象。 ( )
6.一只大黑猫生下了一只小花猫,说明遗传现象不起作用。 ( )
7.恐龙曾是地球上称霸一时的爬行动物。 ( )
8.生物只要发生了变异,它的遗传物质一定会发生改变。 ( )
9.利用基因工程进行人工变异只有利没有害。 ( )
10.海豚和非洲黑猩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 )
四、简答题。(共23分)
1.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请各举例来说明一下。(6分)
2.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请解释一下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6分)
3.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5分)
4.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做? (6 分)
[来源:学科网]
五、材料分析题。(共15分)
袁隆平,我国著名水稻专家。有一次,
他在稻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谷大粒多、
子粒饱满的野生水稻,他把这些稻穗
采集回来,并进行了杂交试验。经过多
年的选育,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新品种,
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世界
农业科研难题。2001 年2月,
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说一说袁隆平爷爷利用什么技术为人类作了那些贡献?
[来源:学科网]
答案一、填空题
1. 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2.10 1-2年 3.遗传 变异
4.改变 瘦肉型猪、新型草莓、太空椒、无籽西瓜 5.形态 生理 父母 如何
生长 6.残骸 遗迹 7.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二、1.D 2.C 3.D 4.C 5.B 6.C 7.C 8.C 9.D 10.D
三、1.√ 2.x 3.X 4.√ 5. X 6. X 7.√ 8.√ 9. X 10.√
四、1.遗传和变异
如遗传现象:子女长得像父母;
变异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
2.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促使生物不断进化。几千万年前地球上生活着大量的恐龙,后来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恐龙不能适应环境,因此消失了。
3.子女和父母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4.我们应该:①注意个人卫生;②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③注意学习姿势与用
眼卫生;④加强体育锻炼;⑤保证充足的睡眠;⑥不迷恋电脑;⑦科学用脑。
材料分析题
人工变异。利用水稻杂交优势、 解决技术科研难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