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术“百宝箱”
教材分析:
“设计 应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领域,它对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课以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百宝箱”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充满童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的设计和制作,体验到设计活动的乐趣和设计活动的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外,通过美术“百宝箱”的制作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条理化的做事习惯。美术“百宝箱”可以作为学生评价档案袋来使用,使学生能够及时关注自己的美术学习。
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生作品丰富,从制作材料和形式上都能给学生以很好的提示,帮助学生开阔创作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从而增强他们在设计和制作物品时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为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打下基础。教材第4页左上图和第5页的作品还从使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工艺与造物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与应用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课后总结:
实际上,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拥有属于自己的美术“百宝箱”,用来盛放自己收集的综合材料和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以这节课的起点不是很高,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创意、构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