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大树
教材分析:
从上节课对“线”的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正式转入实践阶段,首先,我们尝试用线来描绘几棵大树,树的姿态、种类、树干、叶子、树皮,多种多样,变化万千。
学生分析:
学生一定要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从而得到较多感受后,才可动笔描绘。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欣赏纯粹的线条美,认识线的丰富、强烈、准确、肯定的表现力。
2.学习用线的不同表现方法,体会和描绘客观世界不同物质所具有的不同材质,以及给人的不同感受。
3.学习用各式各样的线来描绘质感的方法。
4.能够体会树叶给人们的不同感受,用线的不同排列方法,反映树的不同种类。
课前准备:
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观察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提问:常见常用的线有几种?怎样表现?
2.展示上节课作品:
鼓励学生:在画面构图方面控制能力有所增强,在线的处理、连接上处理得当。
缺点指正:个别同学画面小,整体感觉不好,有点歪。
3.板书课题《线描大树》
4.多媒体演示。
今天老师就着重请大家来欣赏我们熟悉和喜爱的各种各样的树。讲解各种各样的树的特征,即这些树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请学生汇报自己观察、从课外书和网络上去搜索自己喜欢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树”的资料,从而补充老师所讲的类型。
展示挂图,用黑色、红色绘制的单色作品。
二、自主学习
作业 要求:(放音乐,创设优美舒适的教学情境)
1.四人一小组画一组树。
2.以线为主、单色绘制。画的过程实物展示有特色的作品。相互协作,以组的形式展评。
3.每次老师出题,大家创作,今天请同学们自拟题目。
4.教师和学生互动,请两个同学和老师在黑板上一起作画,并请同学来修改。
三、想象创新
学生自主作画,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并参与到学生的绘画活动中去。
你是怎样感受这棵树的?就考虑一下选择直线、曲线、折线还是交叉线中哪种形式能与自己感觉相近,然后大胆地画,不要犹豫。
先将树干画出,再将树冠外形画出来,然后根据感觉进行线的不同排列,排列时先从大处着手,有时间再补充细节。
树干、树叶外形内都要排满不同类型的线,不要留大量空白。
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知己的帮助。
课后总结:
选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请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点评,体现“自我展示、多元评价”的创新意识。学生多数是从色彩、形状、构图上去分析评价作品;教师的点评则着重线条的美感是通过线的丰富、强烈、准确、肯定来表现的,分析几张优秀作品在线的表现力方面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画的。
通过补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在画面中如何充分利用“线”的样式来为作品内容服务,同时增强了同学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