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
1. 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 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的突破方法:
1. 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师:欢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欣赏。
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把答案序号记在纸上,也可以记在心里。
一、听六段录音
师放六段音乐录音。
生静听。
讨论: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生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白纸记下序号。
生:听辨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二、复听:
师:那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区别?
生:完整地听三段录音。
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
师:既然同学们都说这三段音乐是悲伤的,那么咱们就来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样表现悲伤的情绪的。
生可以讨论也可以独立回答(不要求学生的语言多精确,贴近意思就可以了)(教师出示主旋律)。
师:用口琴示范演奏。
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师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
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师口琴伴奏。
生演唱。
四、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师: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音乐是怎样表现悲伤情绪的?
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书演示分析结果:
速度:缓慢的
节奏:疏松的
旋律行进方向:下行
五、扩展:
1. 歌曲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完整地听歌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出示歌词)
小结--悲伤的牧羊姑娘形象。
2. 给歌曲取名字:
师:咱们听了器乐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对了,咱们今天欣赏的就是《牧羊姑娘》。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六、结束:
师:咱们欣赏了一首动人的《牧羊姑娘》。
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