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风铃
一、教材分析
《纸风铃》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通过有趣的纸杯吊饰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看、想、做中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设计制作热情。纸风铃漂亮的外观,悦耳的铃声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把亲手制作的风铃用于装饰或送给朋友亲人,体会分享的喜悦。
二、学生分析
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力,他们乐于自己动手把废旧物品变成一些新奇的形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培养孩子热于观察,细心观察的习惯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设计制作成风铃,培养孩子制作的乐趣和能力。
3、用剪(撕)、拼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铃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2、制作形式新颖的小挂饰,激发学生美化生活。
五、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 演示法 评价法
学法:观察法 自主探究法 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准备:
1、教具:风铃、纸杯、细绳、小铃铛、彩色卡纸、剪刀、胶水、针
2、学具:纸杯、彩色卡纸、水彩笔、小剪刀、胶水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在桌下摇动铃铛,发出悦耳的声音。
问: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
老师拿出纸风铃在空中摇动,发出锐耳的铃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板书:纸风铃
2、设置问题:孩子们喜欢风铃吗?
设计理念:通过闻其声观其形让学生获得感官上的美的享受,自然而然地对风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
(二)欣赏风铃,了解风铃
1、了解风铃历史及作用
2、欣赏风铃,了解风铃组成部分
1)手拿风铃,告诉学生:老师这个风铃是自己制作的,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这么美丽的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学生观察,自由畅述,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纸杯,铃绳,铃舌。
2)欣赏纸风铃图片,说说,图中的纸风铃是怎么制作的?观察图中的风铃纸杯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么装饰打扮的?
设计理念:通过观察不同图案的纸杯以及对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知风铃的式样和构造,从而为下一步的制作打下基础。
(三)、制作风铃,美化风铃
1、观看制作图,学做纸风铃。
1、分小组制作。
2、设制奖励制。
3、组合作品,装饰教室。
设计理念:通过纸风铃制作方法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突破本课难点:制作纸风铃;通过合作竞赛方式调动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
(四)、展示评价,成品欣赏
1、将做好的风铃做展示
2、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做的精美,装饰得漂亮
3、成品欣赏。
设计理念:作品评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欣赏用彩纸做风铃的方法,送风铃,收拾整理
德育问题:你最想把纸风铃送给谁?为什么?大家齐动手将还能利用的材料与将要丢弃的边角料区分开,清理掉废纸屑,将余下的材料收集起来。
设计理念:通过送风铃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与他人分享;通过收拾整理活动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