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

文档属性

名称 绿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0-08-08 16:36:00

文档简介

绿洲》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初中美术
2年级: 七年级下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湖南美术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课(活动一)
5学时数: 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能够初步学会选择、消化和运用所学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进行艺术表现。
2、 愿意积极尝试与借鉴新奇、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环境的主题,传递自己的环境意识。
3、 初步学着关注社会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参与社会环境保护工作。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初步理解、掌握招贴画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则是学生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设计。
3、学情分析:
教材虽然只选用了很少的几张图片,却使用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将教材与教学课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分析招贴画的不同表现手法,让学生理解招贴画中所包含的美术语言,从而认识与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创造形象的习惯,变简单的临摹为自主地创新。
4、设计思路:
招贴画的各种新奇的表现手法是学生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招贴画,学习设计招贴画形象并运用于生活之中。因此我把这次教学活动定位在真实、鲜活、快乐的课堂教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运用所学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有有意图地表现环保主题。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我依托学生生活环境、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走入生活,在身边寻找各种公益广告图片,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思考问题。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a) 运用所学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有有意图地表现环保主题。
b) 了解招贴画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手法。
c) 认识保护自然、珍惜自然,创造一个和谐、优美、健康的生存空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
四、 教具与学具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彩笔或颜料、铅笔、白纸、剪刀、彩色纸、胶水、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看图片体验公益招贴画在生活中的运用)(2分钟) 打开教学课件讲述:当我们漫步在公园时,经常可以看到放置在草地或树木中的带有警示作用的招贴画,它们总在默默地警示游人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生看这些在公园或草地上的公益招贴画,谈自己的感受,认识招贴画比一些生硬的警示语更能帮助人们规范自己的言行。 通过欣赏公益招贴画,迅速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极大激发了学生对招贴画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起到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初识招贴画(3分钟) 1、想一想:这幅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小结:招贴画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3、思考:你能给这张画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吗?为什么? 1、学生欣赏课件中的保护环境招贴画,从中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要唤醒人们保护绿色环境。2、跟老师一道小结招贴画的特征及作用。3、给《地球在哭泣》一画取名字,加深对招贴画的印象。 通过图片欣赏,学生对生活中的招贴画就有了初步的感知与认识。抛开枯燥的概念说教和亦步亦趋的灌输,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观察交流中形成认知,这样得来的印象历久弥新。至此, 短短3分钟的环节里,学生就轻松完成了知识目标中认识招贴画的目标,深切体会了招贴画与生活的联系。
认识社会生活中值得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2分钟)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呢?(水源污染、空气污染、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资源短缺、战争、疾病……)讨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你会怎样设计招贴画来向他人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呢? 学生看这些在环境遭受破坏的生活黑镜头,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 学生初步口头设计保护环境的公益招贴画。 通过看生活中的环境遭受破坏的生活黑镜头,学生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进一步体会了好的招贴画能很好地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口头初步设计为后面更好地学习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学习招贴画的几种创作方法(18分钟) 1、欣赏《绿洲》 想一想:①这张图片与我们印象中的绿洲有何不同?②画家马格里特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板书课题及各种表现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时空重组)2、欣赏招贴画的其他几种表现手法⑴观察:以上两幅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表现手法二:比例逆反)⑵想一想:这两张图片是用什么方法吸引观众的?(表现手法三:变换材质)⑶思考:这幅作品中的物象有何特征? (表现手法四:异形同构)⑷ 思考:你能发现图片中的物体与现实中物体的区别吗?(表现手法五:模糊物象)3、师生共同小结招贴画的多种表现手法 学生随着老师的提问一步步进入主要内容的学习。逐步认识了招贴画创新表现的几种手法:时空重组、比例逆反、变换材质、异形同构、模糊物象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营造新奇画面的表现手法。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了超现实主义大师马格里特、现代派画家达利、夏加尔等大师各具特色的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手法。鼓励学生课后查找这些艺术大师的有关资料。
学生活动(15分钟) 要求:以“绿”为题,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出新奇的视觉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表达对人类生存与环境污染的关注。 学生分小组创作或独立创作。 学生作业的同时老师让学生欣赏他人优秀的设计作品,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作业创意迭生、毫无雷同。作业统一采用A4纸,运用水彩笔勾画、油画棒涂色等方法,色彩效果强烈,作业效率高。
说一说评价展示(4分钟) 1、组织学生互评:每个小组推选一件作品上台展示,并请学生上台说说他的设计意图。2、全班互评:“你最喜欢哪件作品?说说你的意见!”“你对他们的作品还有什么改进的意见?”等等。 分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述本组同学的设计思路。师生互评。 在展示评价时,学生始终是主体、主人,教师作为主持人、组织者,协助学生完成展示评价活动。通过组内推选、全班展示等,部分学生得到了表演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展示、竞争、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新的乐趣。
拓展延伸(1分钟) 讲述: “今天,大家亲手设计了这么多新奇的招贴画形象,把对生活的关注都表现得非常好。以后我们更要学会尊重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让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和谐、优美、健康的现代社会中!”“ 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健康、和谐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息息相关的。 倡导学生保护人类共同生活的自然环境。
五、 教学反思
《绿洲》这课上完后,虽然没有听到专家们的评课,但我自己感觉教学效果还好。因为课堂上,教学氛围很好,学生思维活跃,并且课堂作业质量都不错,且有很多同学上台展示了他们的作业,每一份作业都反映了同学们那种将课堂所学及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的创作意识。
我认为本堂课成功之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导入中,我采用的是直接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初识招贴画。在这里,我用了三张幻灯片。第一张是我们在公园里常见的禁止踩草的警示牌和一幅《请高抬贵脚》的招贴画。提问:这样的招贴画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学生马上明白了招贴画有警示的作用。第二张是去年长沙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招贴画,这张画学生都很熟悉。第三张是《我们需要绿色》的环保招贴画。先让学生思考:这张画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然后说说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环保的?接着老师总结:以上三幅都是公益招贴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见许多商品广告画、电影海报等,它们都是招贴画。提问:招贴画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学生此时能顺利地答出来。在这一环节中,我把抽象的招贴画概念以学生常见的画面形式作了分解,使学生顺利的掌握了招贴画的特征和作用,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是自己进入和完成认识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任何高明的教师所无法代替的,教师,仅是引导学生进入和完成认识过程的指路人。
在以往的课堂上,我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学生一般都能答出来,可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容易浪费时间,对后面的解决本课重点问题不利,并不能在学生心灵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幻灯片自动播放的形式出示了生活中水源污染、空气污染、人口增多、水土流失、滥杀动物、疾病……图片,并配上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大量危害人类生存环境行为的图片和激越的音乐,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于是,引出我们今天练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口头说说:你会怎样设计招贴画来向他人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呢?此时,由于还没有学习招贴画的表现方法,学生不知如何来画更好,因此,回答问题时明显不够踊跃,但都有想法了。于是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以高涨的情绪进入主题学习。
另外,在学习多种表现手法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每一种表现手法都介绍的做法。着重介绍了时空重组的表现手法,其他几种表现手法先由老师作简单的介绍,再要求学生在教材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区别,因为本课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了素材。带着问题读画,学生马上找出了各图片的表现手法。紧接着,老师在课件中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指出它所运用的手法,同学们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刚才的讨论是富有成效的,有同学发现了在有些作品中,并不是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手法,而是多种手法并用。这种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一种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表现手法,而让学生自主探求其他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表现手法的做法,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本环节教学中,有一个有待商榷的地方:在引导学生分析玛格里特的《绿洲》一画的时候,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超现实主义绘画这一名称,课堂中多介绍一点超现实主义的画家和作品是否妥当?由于本人也在犹豫,因此,课堂中我只以《绿洲》一画为主,讲了此画表现的是画家的瞬间感受,是一种如梦幻般的情景,画家将画中的物象打破物体之间原有的空间位置及组合规律,把不同的时空、种类的形体或其局部重新组合起来,改变对象之间的自然状态,描绘出新奇的视觉形象,从而引人深思。并将他的这一表现手法称为时空重组。让学生了解时空重组是招贴画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以上是本人上完本课后的一些个人思考,恳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共35张PPT)
绿 洲
认识招贴画
学生活动
欣赏与拓展
退出
生活黑镜头
招贴画欣赏
《请高抬贵脚》
想一想:
这幅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思 考:
你能给这张画取个合适的名字吗?为什么?
想一想:
一、这张图片与我们印象中的绿洲有何不同?
二、画家马格里特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绿 洲》
时 空 重 组
打破物体之间原有的空间位置及组合
规律,把不同的时空、种类的形体或其局
部重新组合起来,改变对象之间的自然状
态,描绘出新奇的视觉形象。
比 例 逆 反
刻意改变物体的大小比例关系,从而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情感与态度,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宣传效果。
变 换 材 质
改变物体的局部形状,造成新奇的视觉形象,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宣传的目的。
《迎接新世纪》
异 形 同 构
根据物体形状的某种相似和相关特征,把不同特质、种类的对象有机结合成新的视觉形象。
模 糊 物 象
改变物体的形态特征,可引起视觉注意,传达
更为深刻的思考与情感,产生描绘原有物体形态
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
想一想:
这两张图片是用什么方法吸引观众的?
思 考:
这幅作品中的物象有何特征?
《三个难以捉摸的人》
观察:
你能发现图片中的物体和
现实中的物体的区别吗?
学生活动
以“绿”为题,小组合作运用你喜欢的表现手法设计出新奇的视觉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表达对人类生存与环境污染的关注.
招贴画的各种表现手法
一.时空重组
二.异形同构
三.变换材质
四.比例逆反
五.模糊物象
优秀学生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