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故 事
——第一课时 《有趣的卡通》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初中美术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湘美版《美术》实验教材
4、所属的章节: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我的故事》第一课时
5、学时数: 45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内容分析
中国的卡通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文化的构建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和鉴赏价值。而在现代生活中,卡通已成为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它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积极性高,兴趣较浓。特别是对卡通画,绝大多数同学都爱看、爱画,这是有利条件。但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弱,对待卡通画中的内容分辨力不强,对卡通的本质特点不够了解。
3、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学情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卡通画的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使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能够掌握卡通的概念,理解卡通的特点、了解设计步骤,并能初步运用卡通的表现手法进行设计。
过程与方法:以“教学与活动联动”的教学理念开展活动,让学生经历“看卡通——说卡通——画卡通”的教学过程,了解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对卡通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卡通知识的引导学习,让学生发现卡通的神奇与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团结、互助、合作的意识。让学生领悟到国产卡通渗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意识,激励学生为国产卡通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
教学重点: 卡通形象的欣赏、探索卡通形象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设计应用。
教学难点: 卡通形象的设计及对进一步创作卡通画意义的认识。
4、设计思路:
《我的故事》用二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有趣的卡通”为题先引导同学们欣赏优秀的卡通作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向同学们介绍卡通的特点和形式。第二课时以“我的故事”为题用卡通的形式表现一个自已的有趣的故事或一个故事情节。 第一课时,我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情境激趣引入新知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课前收集的卡通图片资料(直接展示说明或以小品方式呈现)。2、每个卡通形象都代表了一个卡通故事。请学生欣赏一组精彩的国产卡通图片(以出品时间为序)。教师提问:你是否认识这些卡通明星,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导入课题:有趣的卡通 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已有经验入手,运用图片展示创设国产单元,让学生感受国产经典卡通形象的魅力。这样创设情境形象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感知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发现得出新知 1、明确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第六页的范画,给出卡通的概念。卡通一词是英语 Cartoon 的音译,动态的画面为卡通片,静态的画面为卡通画。2 、讲解应用现代卡通形象受到广泛的欢迎,不仅在于它的造型吸引人,还在于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提问:你知道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学生进行交流并回答。(装饰美化、造型设计、广告宣传等。)3、分析艺术特征对比欣赏两幅不同的图片,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卡通的艺术特征:请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幅?为什么?卡通形象的艺术特征是什么?(虚拟性、夸张性、个性、象征性等。)4、了解设计步骤请学生欣赏国产经典卡通——阿凡提的形象,引导学生得出卡通形象的设计步骤。①对真实形象细致观察;②抓住特点,丰富想象;③巧妙变形,刻意夸张。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卡通形象的认知,明白设计是为生活服务,而不是脱离生活的。让学生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体现了建构主义原则。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性学习。通过对比欣赏、相互合作,共同总结出卡通的艺术特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概括力、探究能力,实施能力目标的教学。选用国产经典卡通——阿凡提的形象了解卡通的设计步骤。这样设计有助于顺利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引导发现得出新知 5、真实形象卡通化①如何画立体的头部(魔法工具:气球) 球上画两条线,作为中心线。根据中心线画出五官的位置。转动气球就能观察不同角度脸部各器官透视关系的变化。②运用卡通表现手法将姚明的形象夸张变形。6、表现面部表情请学生观察课本中卡通图片并以四人一组相互扮演喜、怒、哀、乐的表情,说一说卡通画是怎样表现丰富的面部表情的 (魔法工具:镜子)在卡通画中表现人物的表情,可以借助镜子,把自己的感觉自然地画在人物脸上。利用人物的五官变化来把握人物神态。 魔法工具气球的运用,将脸部器官透视关系的知识变得有趣而简单。教师的示范,形象展示卡通形象设计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卡通绘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为突破教学难点打下了基础。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入手,学生通过猜想、模仿、讲述等简单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动手、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强化了能力目标的教学。
创作体验运用新知 活动一:趣味填图。请学生给第8页第二行的范画填入适当的面部表情。然后请学生上讲台演示范画的动作表情。活动二:设计一个生动的卡通形象。(人物、植物、生活物品等)教师通过巡视辅导,不断将学生的练习通过实物投影仪展出,让学生互相交流,开展自评互评。最后,将优秀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由全班同学做评委,根据卡通画的特点设立三个奖项:造型奖、 色彩奖、评委综合奖,为获奖学生颁发小奖品,请获奖学生代表谈创作灵感。 通过创作体验,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优化教学效果,让知识目标得以实现。推动对卡通艺术的探究,取得多元化的认知,从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拓展反思深化新 知 1、开展课堂大交流(1)你学到了哪些卡通知识和设计手法?(2)你有哪些收获?(3)你还存在怎样的困惑?(4)当今卡通画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以欧美、日本卡通为主,唯缺中国)2、唱《机器猫》的主题歌带领所有的学生一起演唱:“我们都有魔法棒,变大变小变漂亮。还要变个都是漫画、巧克力和玩具的家。” 课堂交流体现了对新知的归纳整理,巩固和深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方法。通过对卡通画流行趋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发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增强爱国意识。至此,三维目标基本实现。
四、教学反思
在卡通课教学课堂当中,我始终关注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卡通的探究,能否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独到见解或奇思妙想,哪怕还不十分成熟,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对于在设计实践中有困难的学生,我除了给予引导和鼓励,还会及时进行课堂调节,做学生的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面进行了考虑:
一、 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突出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卡通知识讲授中涵盖语言智能,身体说话游戏中涵盖肢体运作智能,唱歌环节涵盖音乐智能,自评互评环节涵盖内省智能。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卡通画知识的了解,增加他们对绘画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了卡通画的文化价值。通过国产经典卡通形象的欣赏,将让学生领悟到国产卡通渗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情感和价值观在学习中得到培养。
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突出了互动教学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兴趣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始终体现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在课堂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1、学生不敢画的情况。
2、学生设计的卡通形象单调,设计思路有局限。
3、教师自身的卡通知识和技能积累少,平时对卡通的发展关注得不够,所以教学准备略显仓促。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