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中国民歌欣赏
民歌: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它是劳动人
民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民歌与创作歌曲不同之处:
一: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或集体的创作,不受专业
作曲技法的支配。
二:民歌的曲调与歌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长期流传过
程中不断加工,不断变化发展。
三:它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和地域色彩。
民歌的分类(汉族):
(1):劳动号子
音乐有很重要的实用功能。有装卸号子,挑担号子,
板车号子,船夫号子,打麦号子等等。(不同的
劳动形式产生不同的劳动号子)。
作用: 调剂、振奋精神,协调动作,组织劳动。
音乐特点:强调节奏,大多是同一节奏型贯穿始终。
音乐特点受劳动强度的制约。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欣赏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
音乐反复重复的节奏是什么
节奏来源于劳动节奏,比较固定,律动性强。
音乐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音乐性格
音乐性格坚毅、粗犷。
音乐素材与演唱方式有什么特点
音乐材料简单、重复。
演唱方式:领合相结合。
(2)山歌:
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或休息时演唱的表达
内心情感的抒情小曲。因此山歌内容更加
广泛。
山歌不受劳动强度的制约,所以节奏自由
音调比较悠长。另外,山歌还经常在曲首
加上呼唤性衬词的衬句。
山歌的地域性非常强,地域风格各异,形
成了富有特色的山歌歌种。
山歌的特点:
1、表现手法直接、坦率。音乐性格豪爽自由奔放;
2、节奏自由悠长;
3、曲调高亢;
4、演唱方式多样,独、和、对唱等。
陕北:《信天游》
山西:《山曲》
内蒙:《爬山调》《牧歌》
青海宁夏甘肃《花儿》《少年》
四川:《神歌》《晨歌》
湖北:《赶五句》
苗族:《飞歌》
安徽:《慢赶牛》又《挣颈红》
欣赏:四川宜宾地区的传统山歌《槐花几时开》
一段体
五声羽调式
欣赏:江西兴国的客家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
一段体
五声 调式
有明显的山歌音调标志,曲首有个感叹语
“哎呀铼哎”做“引腔”。
* 注意歌曲里面的方言字: “只”、“石”等
号子与山歌的异同点:
同:
表现直接,坦率。
异:
节奏号子节奏固定,山歌节奏自由悠长;
音乐材料:号子简单重复,山歌复杂、丰富;
演唱方式:号子一领众和的方式,山歌多种演唱
形式。
(3)小调:
又称小曲,是在劳动之余,民间日常生
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
遣的民歌。
小调的发展更多的与城镇联系在一起。
从词曲方面看,它往往经过了艺术加工
所以歌词比较固定,一般不是即兴创作
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2\4拍
音乐特点:
1、表现手法:委婉。音乐性格曲折、细腻;
2、节奏节拍规整
3、曲调多样,曲词明丽、婉转
4、演唱形式多样。
※ 课堂作业: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注意:方言字
四、总结:
◆ 连线 (三种体裁形式的特点比较)
中国民歌 曲调旋律特点 节奏特点 演唱风格
号子 柔情抒美 规整平稳 一领众和
山歌 粗犷简朴 悠长自由 独唱最多
小调 高亢嘹亮 富于动律性 以独唱为主
另有对唱伴唱中国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通过对中国民歌中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体裁风格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对这三种体裁的风格掌握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介绍汉族民歌中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体裁形式
教学重点: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体裁形式的区分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欣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欣赏歌曲《刘三姐》对歌片段
提问:熟悉这首歌曲吗?属于什么哪种体裁 民歌?艺术歌曲?通俗歌曲?
导入主题——中国民歌
很多同学把一些艺术歌曲误认为就是民歌,实际上艺术歌曲和民歌有着本质的区别。
A 那民歌是怎么定义的呢?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它的作者是劳动人民,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B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不同之处
a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或集体的创作,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如《刘三姐》
b民歌的曲调与歌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不断变化发展。
c它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
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尤其是我国幅员辽阔,友56个民族,因此产生的民歌有着不同体裁风格和特点,从体裁形式来看,我国的汉族民歌民歌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歌舞等。
二 、三大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一) 劳动号子
人们在体力劳动中创作并演唱的带有一种呼号性的歌曲,由于劳动形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劳动号子。如挑担号子、板车号子、打麦号子、装卸号子等等。起调剂、振奋精神,协调动作,组织劳动的作用。
欣赏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
1、 音乐节奏的特点?
节奏比较固定,律动性强,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音乐节奏受劳动强度的制约。
2、 音乐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音乐性格?
音乐性格坚毅,粗狂。
3、 音乐素材与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音乐材料简单、重复
演唱形式:领合相结合,一领众和。
(二) 山歌
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或休息时演唱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抒情小曲,因此山歌内容更加广泛。山歌不受劳动强度的制约,所以节奏自由,音调悠长。另外,山歌还经常在曲首加上呼唤性衬词的衬句。如《刘三姐》的前面是“哎”
另一特征:在曲首加入“太阳出来”“月亮出来”“高高山上”等。属于即兴创作,看见什么唱什么,常与野外自然景观相联系。如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山歌的地域性非常强,地域风格各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山歌歌种。
特点:1、表现手法直接,坦率,音乐性格豪爽自由奔放。
2、 节奏自由悠长。
3、 曲调高亢。
4、 演唱形式各样,独唱、合唱、对唱等。
欣赏 四川宜宾地区的传统山歌《槐花几时开》
要求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感受山歌的特色。
号子与山歌的异同点
同:表现直接坦率
异:节奏:号子节奏固定,山歌节奏自由悠长。
音乐材料:号子简单重复,山歌复杂、丰富。
演唱形式: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山歌多种演唱形式。
(三) 小调
1、 又名小曲,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民间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故被称为“里巷之曲”。
小调的发展更多的与城镇联系在了一起。从词曲方面来看,它往往经过了一些艺术加工,所以歌词比较固定,一般不是即兴创作。
2、 音乐特点
A 表现手法:委婉、音乐性格曲折细腻 例《茉莉花》。
B 节奏节拍规整。
C 曲调多样,曲词明丽、婉转。
D 演唱形式各一样,独唱最多。
3、带着我们刚刚介绍的特点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总结
课堂活动:放映几首歌曲让同学们辨别其属于哪种民歌体裁形式?
《放马山歌》 云南山歌 《沂蒙山小调》 山东小调 《平水号子》 四川号子
《赶牲灵》 陕北山歌“信天游” 《小河淌水》 云南弥渡山 《绣荷包》 山西小调《打支山歌过横排》 江西兴国客家
总结:今天我们上了中国民歌课,<看总结(课件)山歌、号子、小调>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哪里有人民、有生活,哪里就有民歌,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听听我们的民歌,只有民族的才是未来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