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语文13 植树的牧羊人习题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上语文13 植树的牧羊人习题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1 08:3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3 植树的牧羊人
(1)墟 tān fèng 
(2)毫无遮栏 毫无遮拦
(3)干枯,没有水 生机 (4)比喻
(1)概—慨 
(2)蓬—篷
(3)躁—燥 
(4)戮—戳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第①句把“一天天地”与“正在”互换位置;第②句删去“大约”或“左右”;第③句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和“威胁人类生存”互换位置。
新知积累·基础练
D
语言建构·能力练
综合实践·素养练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废xū(  )  坍(  )塌  缝(  )隙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xū,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栏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tān
fèng

?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xū,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栏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毫无遮栏
毫无遮拦
(3)文段中“干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生气”的意思是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xū,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栏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干枯,没有水
生机
(4)文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xū,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栏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比喻
2.找出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字并改正。
(1)如果他慷概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      )
(2)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      )
(3)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      )
(4)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戮了一个坑。 (      )
概—慨
蓬—篷
躁—燥
戮—戳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谷文昌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B.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D.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而不再是急功近利、只追求结果的事情。
【点拨】“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C
4.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目前,地球上的绿色之肺——森林,一天天地正在萎缩。②近几百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量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③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甚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第①句把“一天天地”与“正在”互换位置;第②句删去“大约”或“左右”;第③句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和“威胁人类生存”互换位置。
5.下面语句是从文章最后一段中抽取出来的,但顺序已被打乱,根据文意,选择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  )
①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
②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③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
④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⑤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A.①⑤③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①②③⑤④   D.③②①⑤④
【点拨】作者看到植树的牧羊人坚持种树,把荒漠变成了绿洲,不由得发出“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的感叹,由此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和无私,因此对植树的牧羊人心生敬意,最后发出“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的感叹,所以答案应为D。
【答案】D
一、精段品读
阅读课文“这样过了一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回答问题。
“我”再见牧羊人时的所见所感。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7.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8.牧羊人不再放羊而改养蜜蜂,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牧羊人因羊吃树苗而不养羊了,从中可以看出牧羊人对树苗的重视和爱护。
9.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
“毁灭”指战争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灾难;“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隐含着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牧羊人植树行为的赞美。
二、拓展阅读[中考?兰州改编]
10.阅读文章,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棵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村主任让年轻人奋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和概括能力。记叙文的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一般来说,高潮部分是最能打动读者和表现人物性格的地方。
二、拓展阅读[中考?兰州改编]
10.阅读文章,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棵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村主任让年轻人奋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老葛奋不顾身地跳入洪水中,爬上大树,用锯子锯树。
老葛拉不动卡在桥洞口的桃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石桥危在旦夕。 
11.第②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洪水来势凶猛;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老葛冒着生命危险排险做铺垫;③烘托人物紧张担忧的心情。 点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包括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气氛,引起读阅读兴趣;2.引出下文;3.为下文作铺垫;4.推动情节发展;5.表现人物性格等。
12.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句中,“轰”字形象地表现出老葛看到桃树堵在桥洞口时内心的极度紧张和忧虑。
12.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葛看到桃树卡在桥洞口时内心的震惊,表现出老葛对桃树堵住桥洞口会导致石桥垮塌的紧张和担忧。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湿润了。 ( “愣”“紧紧”“慢慢”“湿润”写出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句中“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校长对老葛的敬佩之情。
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反映了校长在听到老葛的要求竟然是想再给孩子们上堂课时,由不解到理解再到心生敬佩的心理变化过程。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湿润了。 ( “愣”“紧紧”“慢慢”“湿润”写出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13.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题目的作用一般包括线索、概括情节、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等几个方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13.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①“守桥”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③揭示小说的主题,寄寓了作者深刻的情感;④具有深层含义,暗指主人公老葛是在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
14.下面是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马旭的事迹和颁奖辞,请你仿照颁奖辞的形式,为“植树的牧羊人”写一段颁奖辞。
示例:你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以平和、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独自一人创造了这片森林,勤劳和坚持使这片荒地蔚然成林,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你是人们的榜样。
15.本课作者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对废墟上荒芜贫瘠的景象以及变成绿洲后生机盎然的景象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突出了牧羊人的高大形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请你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一处景物或一个人物。(150字左右)
思路点拨:首先,选择你所熟悉的一处景物或一个人物,确立想要表达的主题。然后,找到其他景物或人物与你所要写的景物或人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对照比较,使想要突出的景物或人物更鲜明。最后,组织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例文:杭州西湖的水景雍容华贵,浓墨重彩,文人墨客皆咏诵其华美冠天下。而天山天池的水景却是清凉透彻,飘逸纯净的。它诞生于高耸的冰原之中,池水清澈碧透,四周群山环抱,峰峦挺拔,幽谷深壑。池水表层是蓝色的,与大海的颜色一样,而深处的池水却蓝中透绿,仿佛一块巨大的绿宝石静卧在水底。它独立于纷繁的世间,却依旧保持高洁傲岸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