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艺术》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年级: 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五单元《艺苑撷英》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认真聆听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常德丝弦、天津快板、二人转等曲艺的经典作品,在比较欣赏中,感受不同种类的曲艺特点及魅力。
②.能力目标:了解什么是曲艺、曲艺的功能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风格,能够学唱一些曲艺片段,并对曲艺的发展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体验作品中的美,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引导学生在聆听、学唱中对我国的曲艺艺术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与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并感受不同地区的曲艺音乐。
教学难点:通过听、唱、赏让学生了解曲艺艺术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对曲艺的前景发展进行思考与探索。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
相比之下,现在大多数的中学生更热衷于“韩流”,热衷于流行音乐,曲艺对他们来说,似乎那是上辈人的事,更有甚者甚至不知曲艺为何物。尽管曲艺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其现在的发展确是举步艰难。曲艺要发展,首先就要面向青少年,让我们的学生走进它,了解它。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承并弘扬本民族的这种优秀文化,确实很不容易。曲艺艺术种类繁多,一节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在本课所用材料上我精挑细选,对每种曲艺的导入尽量做到别具一格,以表格为主线同时整堂课以分组抢答积累平时成绩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综合运用启示法、悬念法、提问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交流讨论法等教学方式,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理性思考,以培养学生对这种传统艺术的关爱之情。
3、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说出下列片段的表演形式。
学生回答后,导入课题—《曲艺艺术》。
2.介绍曲艺艺术
通俗地讲,曲艺就是用说和唱的形式来讲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听曲艺是古代老百姓的一种重要的消遣方式。曲艺艺人们最初都是走街串巷地说唱故事。我国有400多个曲种。那么,曲艺艺人说唱的是些什么故事?有没有不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曲艺。
二、新课
(一)京韵大鼓
1.欣赏歌曲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首歌曲选自哪部电视连续剧 曲名是什么
②这是一首哪个地方的腔调为主旋律的歌曲
2.介绍演唱者骆玉笙。
3.介绍京韵大鼓
这是最具北方特色的曲艺---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市的广大城镇与乡村。演唱者自击鼓板,另有大三弦、四胡或琵琶伴奏。多以说唱历史传说故事为主。
4.欣赏《伯牙摔琴》
①导言:有谁听过“知音”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述,教师补充完整)这个知音相求、同心相依的佳话流传至今。现在我们就从俞伯牙到钟子期坟前祭拜这个地方开始欣赏。
②欣赏作品。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京韵大鼓相关内容的填写。
(二)苏州弹词
1.教师演唱苏州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片段。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腔调?
2.介绍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小书”,成熟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等地,用苏州方言演唱的。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欣赏《孔雀东南飞》选段
①猜猜老师所念的诗选自哪首古诗?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学生回答《孔雀东南飞》)
②欣赏作品。(视频)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苏州弹词相关内容的填写。
④苏州方言听来柔和,被冠以吴侬软语的雅号。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三)湖南的曲艺
1.长沙弹词。
①导言:刚刚欣赏的是苏州弹词,那么我们长沙有弹词吗?你们听过吗?
②简介长沙弹词。
2.常德丝弦。
①导言:我们再来欣赏湖南另外一种曲艺,大家能否听出是哪个地方的音调?
②欣赏《今日中南新事多》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常德丝弦相关内容的填写。
(四)天津快板
1.根据老师的描绘,请说出这是哪种曲艺形式?
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句式灵活,几言皆可,要求上下对仗,尾字压韵。风格粗犷,幽默活泼,曲目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开头多为“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说。”
2.欣赏天津快板《武松打虎》。
3.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天津快板相关内容的填写。
4.学生学说《武松打虎》。
(五)二人转
1.介绍二人转。
2.欣赏小沈阳表演的二人转。
3.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二人转》相关内容的填写。
4、学生学唱《二人转》,感受其风格特点。
三、思考与探究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几种不同曲艺形式。其实,据解放后统计,全国有300多种曲艺。今天我们所接触的只是其中的凤毛麟角。
曲艺音乐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带给了人们很多快乐,特别在改革开放初期,更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食粮。但是为什么现在,越多的年轻观众离它而去,曲艺的前景不容乐观呢?这种曾是老百姓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会被历史淘汰吗?曲艺该如何发展?
(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四、肯定学生课堂表现,下课。
三、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次公开课,因此,课前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反思本课,我觉得是较为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从学生兴趣入手,选材不仅有代表性且对每个曲种的详略处理非常到位,课堂内容很丰富但丝毫没有给人拖沓冗长之感。教学手段非常丰富,教师带动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气氛非常好,教学效果也很明显。本课需要说明的两点:一是我一直很看重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过程,每期音乐成绩也是以平时40%,考试60%的方式考核而成。开学初,学生音乐课的位置就固定分成三大组,每节课每组课前准备做好了就先给50分基本分,然后再采用这种以组为单位抢答加分,答错不扣分,违纪扣分以累积平时分的方式进行,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一贯比较强。其次,不同的曲种,虽然特色比较明显,但要达到一定的表演层次对我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比如在模仿苏州评弹、山东快板等曲种上我就花了大量的课外功夫,也深感自己在曲艺表演方面的不足,需要自己在这方面继续学习,从而适应和满足教学需要。(共22张PPT)
曲艺
艺术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通俗地讲,曲艺就是用说和唱的形式来讲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我国传统曲艺有400多个曲种。
①这首歌选自哪部电视连续剧 曲名是什么
②这是一首以哪个地方的腔调为主旋律的歌曲
《四世同堂》
《重整河山待后生》
北方的京韵大鼓
骆玉笙(1914—2002)
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建者。4岁起配合养父骆彩武演出杂耍,艺名“小彩武”。17岁正式学唱刘(宝全)京韵大鼓,后兼取各派之长,形成“骆派”风格,在中国曲艺界独领风骚半个世纪。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红梅阁》等。
曲艺形式 艺术表现形式比较 艺术表
现形式
共同点
语音特色及
伴奏乐器 音乐特点
京韵大鼓
北京语音表演。
伴奏乐器:鼓板、大三弦等 。
粗犷豪放 ,念词与唱腔有机结合。
苏州评弹
《孔雀东南飞》
曲艺形式 艺术表现形式比较 艺术表
现形式
共同点
语音特色及
伴奏乐器 音乐特点
京韵大鼓
苏州弹词
北京语音表演。
伴奏乐器:鼓板、大三弦等 。
粗犷豪放 ,念词与唱腔有机结合。
苏州方言表演。伴奏乐器:小三弦、 琵琶等。
旋律细腻柔和、跌宕有致,节奏铿锵有力。
彭延昆
1936年出生,9岁登台演出,善讲评书,唱弹词。被称为“长沙弹词活化石”。
《今日中南新事多》
曲艺形式 艺术表现形式比较 艺术表
现形式
共同点
语音特色及
伴奏乐器 音乐特点
京韵大鼓
苏州弹词
常德丝弦
北京语音表演。
伴奏乐器:鼓板、大三弦等 。
粗犷豪放 ,念词与唱腔有机结合。
苏州方言表演。伴奏乐器:小三弦、 琵琶等。
旋律细腻柔和、跌宕有致,节奏铿锵有力。
常德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是丝弦乐器如扬琴、月琴、琵琶等,外加打击乐。
旋律甜美秀丽, 节奏明快。
天津快板
请说出这是哪种曲艺形式?
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句式灵活,几言皆可,要求上下对仗,尾字压韵。风格粗犷 ,幽默活泼,曲目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开头多为“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说。”
曲艺形式 艺术表现形式比较 艺术表
现形式
共同点
语音特色及
伴奏乐器 音乐特点
京韵大鼓
苏州弹词
常德丝弦
天津快板
北京语音表演。
伴奏乐器:鼓板、大三弦等。
粗犷豪放 ,念词与唱腔有机结合。
苏州方言表演。伴奏乐器:小三弦、 琵琶等。
旋律细腻柔和、跌宕有致,节奏铿锵有力。
常德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是丝弦乐器如扬琴、月琴、琵琶等,外加打击乐。
旋律甜美秀丽, 节奏明快。
天津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以快板、扬琴为主。
语言幽默叙事性强节奏感强
要说打虎,还是武二哥, 打了虎,出了名,天下传说。 可没走几里路,他心里暗琢磨: 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个儿? 是公还是母儿?是高还是矬? 是一个,是两个,还是一大窝儿?
曲艺形式 艺术表现形式比较 艺术表
现形式
共同点
语音特色及
伴奏乐器 音乐特点
京韵大鼓
苏州弹词
常德丝弦
天津快板
东北二人转
北京语音表演。
伴奏乐器:鼓板、大三弦等 。
粗犷豪放 ,念词与唱腔有机结合。
苏州方言表演。伴奏乐器:小三弦、 琵琶等。
旋律细腻柔和、跌宕有致,节奏铿锵有力。
常德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是丝弦乐器如扬琴、月琴、琵琶等,外加打击乐。
旋律甜美秀丽, 节奏明快。
天津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以快板、扬琴为主。
语言幽默叙事性强节奏感强
东北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是唢呐,外加打击乐。
旋律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语言幽默 轻松。
男:一块手绢 一把小扇
女:一男一女台上扭得欢
男:伴奏的是一副呱嗒板
女:外加一支唢呐一把弦
曲艺形式 艺术表现形式比较 艺术表
现形式
共同点
语音特色及
伴奏乐器 音乐特点
京韵大鼓
苏州弹词
常德丝弦
天津快板
东北二人转
北京语音表演。
伴奏乐器:鼓板、大三弦等 。
粗犷豪放 ,念词与唱腔有机结合。
苏州方言表演。伴奏乐器:小三弦、 琵琶等。
旋律细腻柔和、跌宕有致,节奏铿锵有力。
常德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是丝弦乐器如扬琴、月琴、琵琶等,外加打击乐。
旋律甜美秀丽, 节奏明快。
天津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以快板、扬琴为主。
语言幽默叙事性强节奏感强
东北方言表演。伴奏乐器主要是唢呐,外加打击乐。
旋律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语言幽默 轻松。
说唱为主声音造型一人多角
思考与探讨:
曲艺音乐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它不仅仅带给人们快乐,更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意志。但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离它而去,曲艺的前景不容乐观呢 这种曾是老百姓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会被历史淘汰吗?曲艺该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