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语文11 《论语》十二章习题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上语文11 《论语》十二章习题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1 08: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1 《 论语》十二章
D
(1)生气,恼怒 (2)自我检查、反省 (3)竭尽自己的心力 
(4)越过法度 (5)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6)疑惑 (7)喜爱,爱好 (8)好的方面,优点 
(9)改变 (10)坚定 (11)仁德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D
新知积累·基础练
(1)表示并列 (2)表示顺承 (3)表示转折
(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5)示例: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三十而立
语言建构·能力练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shuō)
人不知而不愠(yùn)
B.吾日三省吾身(shěng)
一箪食,一瓢饮(dān)(piáo)
C.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yú jǔ)
曲肱而枕之(hóng)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博学而笃志(dǔ)
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
?
?
?
?
?
?
?
?
【点拨】A项“说”是通假字,同“悦”,在这里读yuè,B项“省”应读xǐng,C项“肱”应读gōng。
【答案】D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生气,恼怒
自我检查、反省
竭尽自己的心力
越过法度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6)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疑惑
喜爱,爱好
好的方面,优点
改变
坚定
仁德
3.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博学而笃志。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点拨】“说”同“悦”,愉快。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时习之
D.思而不学则殆
?
?
?
?
【点拨】A项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每天;B项中的“故”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C项“时”是名词作状语,按时。
【答案】D
5.文言文中的“而”主要作连词用。有时表示顺承,有时表示转折,有时表示并列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表示并列
(1)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顺承
表示转折
(1)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之情。
(2)[中考?淮安改编]《〈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句填空。
有朋自远方来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乐乎
(3)[中考?莆田]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恼怒,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许多语句后来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请从本文中找出至少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示例: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三十而立
一、精段品读[2018?合肥第五十中学期中改编]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饭疏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悦”,愉快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能忍受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
?
?
?
?
8.翻译下列句子。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人不知而不愠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谈学习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学习态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个人修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将下列语句归类。
②⑤ 
①③

1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句子针对的对象先是“他人”,接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更好地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位置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高尚的品格。
11.请你就课文的某一章谈谈你的体会。
示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体会:时间如流水,不停地流逝,要抓紧时间,珍惜每分每秒,好好学习。
二、拓展阅读
[2018?广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学过的知识
往、离去
改变
?
?
?
?
13.翻译下列句子。
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生气。
(1)人不知而不愠。
(2)吾日三省吾身。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点拨】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
【答案】D
15.请从“学习”或“修养”方面,在以上章句中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示例:“学而时习之”,在学习上,启示我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常常温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修养上,启示我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讲求信用。
本题考查由文言文思想得到的启示。要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作答。可任选一句,以此为思想基础写出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