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影视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与影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08-09 21: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与影视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年级: 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音乐与影视》
5)学时数:课时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⑴.能简述影视音乐的作用与特点。
⑵.了解影视音乐的几种表现手法。
(3).能根据特有的影视画面,选择比较适合的音乐进行配乐。
教学重点:影视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影视音乐表现手法的深层次理解及其运用。
增强对影视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
教学提升:从影视中感受生活,珍惜热爱美好生活。
教学理念: 影视音乐丰富多彩,如何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悟它的情感,精神内涵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教师的范奏、范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并从来源于生活的拓展活动中得到人生感悟和情感升华。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3分钟 师:欣赏两段音乐,同学们说出它们的曲名和出处?(播放《我心永恒》《征服天堂》)师:那这些是属于什么作品当中的音乐呢?生答后,导入新课题:对了,今天我们将要领略影视音乐的独特魅力。 学生欣赏回答 带有悲壮感的音乐营造课堂气氛。
二 新课(一)影视音乐的发展史(3分种 1.师:最初的电影有没有声音?又被称为什么? 生回答后师给出答案:最初是无声电影,也称为默片,随着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出现了现场伴奏的形式,这是影视音乐的雏形,第一位使用者卢米埃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2.提问:那么什么是影视音乐呢?它又有哪些特点?师总结:影视音乐是指为电影和电视而创作的音乐,是画面与对白、音响的效果合成一体的新音乐体裁。 (课件展示) 学生回答作答 让学生了解影视音乐的发展历程。学生自主总结出影视音乐的概念和特点,并关注了音乐与剧情的联系,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感受与体验《辛德勒名单》的主题音乐。(10分钟) 1.师:接下来由老师为大家演奏一段影视音乐,同学们仔细聆听它是出自于哪部影片,并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课件出示问题)师:这是《辛德勒名单》的主题音乐。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奏出优美哀婉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简要介绍《辛德勒名单》剧情,课件展示并播放钢琴版的主题音乐)2.师: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段音乐带给你的忧伤感在旋律中是如何体现的?(课件展示乐谱)师从速度,旋律走向方面引导,生回答后深化提问:这种忧伤来自于历史还是现实还是未来?旋律是如何表现的?生回答后,师鼓励,小结:缓慢的旋律,向下走向的音调听起来非常深情忧伤。大量的重复型音调,散发着隽永的回忆。师:在影片当中主题音乐出现过多次,接下来我们结合影片再次欣赏,思考音乐又赋予了哪些情感?这时音乐与画面是什么关系,起了什么作用?(先简介情节,再播放影片)师:对,音乐与画面的吻合起了烘托,渲染的作用。 欣赏体验学生作答师补充学生思考,作答学生作答 教师现场演奏,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剧情简介配上钢琴音乐让学生再次从旋律中更具体地感受犹太民族的凄凉心境。老师从速度,旋律走向,旋法等方面引导,通过分段哼唱旋律,学生自主总结,更加深了作品的理解。通过影片学生们体会到了辛德勒与犹太人的复杂情感。得出了影视音乐的第一种表现手法,音画同步,并感受了影片深刻的历史性。
(三)欣赏《辛德勒名单》屠杀片段,体验音乐的反差。(15分钟) 师:我们来欣赏影片中的屠杀场景(无声),假如你是编导,会配上什么类型的音乐?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立意,老师也配上了两段音乐,同学们看合不合适。2.师:那电影原声是如何配乐的呢?我们随着音乐来关注主人公的动态。(播放原声片段)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哼唱童声合唱,体会音乐本身的风格。(课件出示曲谱) 师分段哼唱,学生感受音乐中是怎样的渴望和祈祷?生答师总结:上行的渴望生命的音调和下行的无奈祈祷,结合影片出示图片(小女孩鲜活的生命——尸车上的尸体)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影片会采用这段音乐,音乐和画片是什么关系?生答后,师:音乐很纯洁优美,而画面上充满了野蛮和血腥,这样安排更能突出德国纳粹的残暴;用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来表演更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师:是啊,这段童声合唱是那么地优美和纯洁安宁,把它和血腥的杀戮画面相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体现了对生命摧残的罪恶。 学生体验,交流,作答听赏,体验对比听赏体验集体哼唱体验思考,体验,作答思考,讨论作答 学生自主配乐,学以至用,大胆发挥。第一段低沉缓慢,第二段刺激尖锐,体现了部分学生的配乐思路,更直观具体的体现学生的想法,加深感悟,也为接下来的原声作对比。初步体会画面与音乐的反差和辛德勒的转变。学生们投入、有感情地哼唱更感受到纯洁的圣歌风格。细致分析旋律,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强烈对比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引出影视音乐的另一种表现手法:音乐与画面的对比,反差。
(四)实践创作。(8分) 师:《辛德勒名单》的音乐向我们展现了犹太民族的悲难史,历史的今天,在汶川上演的地震悲剧更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痛楚和民族的悲痛。播放地震视频。为地震画面配乐(播放视频)邀请有特长的学生上台演奏。由老师即兴伴奏,和学生共同合作配上讨论后的最佳方案。 学生体验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讲述结果学生展示 从影片的犹太民族灾难牵引到汶川地震,现实的民族悲痛学生们更感同身受。学生们被画面带入地震的悲痛场面。视频中生命的摧残和民族的团结让学生内心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并激发出学生的自信心,展示自己的能力。
(五)影视音乐知识总结(4钟) 1、师:同学们刚刚配上的音乐非常精彩,回顾今天我们欣赏的影视音乐运用了音乐与画面的哪几种关系?分别起了什么作用?生答后,师总结:一种是影视音乐与画面统一,吻合,与场景画面匹配。叫做“音画同步”, 起了烘托,渲染的作用。 第二种侧重音乐与画面不统一,给观众形成一种强烈的、巨大的反差和对比,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称“音画对位”。2.结合大家以前所听过的的影视音乐,思考影视音乐可以分为哪几类?生答后,师: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主题歌, 插曲,片头曲, 片尾曲。 学生思考,交流并归纳 师生共同对本课所学知识内容总结并提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踊跃参与。
五.课堂总结(2分钟) 这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影视音乐的特点和作用,还为影片配上了合适的音乐。生活是影视作品的重要来源,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珍惜今天寻求更美好的未来。(集体演唱《明天会更好》) 地震的灾难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反思,回顾本课成功之处在于:
这节课从过程设计、教法、学法上考虑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过程。
教师也进行范唱,范奏更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关注,更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分析音乐的旋律、结构、特点,哼唱音乐以及总结影视音乐的特征和表现方式等环节中,学生能积极地亲身参与,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赏析的同时,将“体验”“比较”“探究”三个具体目标结合,加深了对“影视音乐的情感内涵超越了影视自身语言”的理解。
活动探究源于生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并实现了德育教学。
本课值得注意的方面在于:
本课更多注重从影视音乐中感受音乐蕴涵的深刻历史性,强调浓郁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身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气氛渲染还有待提高,课堂中语言的运用还不够到位,部分内容的安排还有待进一步思考,调整和完善。
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多多指教!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