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百花

文档属性

名称 梨园百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08-09 21: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梨园百花
一 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音乐的体裁
5)学时数: 40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⑴、加深学生对中国戏曲音乐文化的了解,能分辨京剧和花鼓戏的风格特征。
⑵、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能与同学一道参与表演活动。
2设计思路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音乐传统文化,戏曲种类繁多,艺术性强。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将弘扬民族文化作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本节课选取了京剧、花鼓戏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浓厚兴趣,拓展其艺术视野,让学生感知、体验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 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老师演唱两个片断: ① 西洋歌剧《我要跳舞,我的小伯爵》 ② 京剧《说唱脸谱》 提问:老师演唱的两个选段分别属于哪种艺术形式,并说出两者有什么共同点? 认真聆听老师的演唱,并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 导入新课 2、 让学生了解京剧有“北京歌剧”之称。
京 剧 关于京剧的知识点: 1、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2、 京剧行当 ① 提问:京剧有哪四种行当? ②展示八张京剧人物图片,请学生辨别其各属哪个行当。 ③ 京剧行当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 ①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回答老师的提问。 ②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③京剧行当是依据人物的身份、职业、性别等方面来划分的。 ①了解京剧形成与发展的一些知识。 ②加强学生对京剧行当的了解和分辨能力。
3、京剧的表演形式 A:有唱、念、做、打四种形式 B:视频欣赏《玉堂春》和《三叉口》片断,分别展示京剧四种表演形式。 C:老师示范表演京剧中的“念” 和“做”
D:请学生一起表演“做戏” ①认真欣赏京剧 ②根据老师的提示,大胆地进行“念”和“做”表演。 ①将直观感受与自身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京剧表演的丰富内涵 ②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的进行表演。
4、京剧的伴奏乐器 A提问:①伴奏乐器在京剧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文场和武场的伴奏乐器有何不同? B活动布置:①在老师提示下,学生自主地尝试使用老师已准备好的武场伴奏乐器。 ②将武场伴奏乐器与“做戏”相结合,请学生合作表演。 ①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问题。 ②认真学习并尝试演奏武场伴奏乐器。 ③相互探讨并合作表演在武场乐器伴奏下的“做戏”。 伴奏乐器在京剧中起到协调动作、渲染气氛等作用,通过提问和实践的形式,使学生对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更深入的了解。
5、京剧的脸谱 A提问:脸谱在京剧中起什么作用?
B:举出关羽、曹操、包拯等历史人物,请学生说出其脸谱特征。 C:视频欣赏:《廉颇与蔺相如》 ① 请学生再次辨别这两人各属哪个行当? ② 小结 ①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问题。 ②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说出历史人物脸谱的主要特征,并做说明。 ③认真欣赏京剧,根据脸谱判断廉颇(净)、蔺相如(生)的行为特征。 脸谱在京剧中起到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即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提高他们学习京剧的兴趣。
6、京剧的唱腔 ①主要有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 ②提问:西皮和二黄各有什么特征? ③视频欣赏:《贵妃醉酒》、(二黄) 《四郎探母》(西皮) ①认真欣赏京剧片断,并思考老师所提问题。②两种唱腔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式特征。西皮唱腔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二黄唱腔色调暗淡、凝重、平静,多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 唱腔是京剧的最大特点之一,通过两段视频的对比欣赏,使学生对京剧的西皮和二黄两种唱腔有所了解。
花 鼓 戏 1、介绍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 2、视频欣赏:《乡里警察》 提问:花鼓戏独特的伴奏乐器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属于民族管弦乐中的什么乐器组 ①花鼓戏长沙方言演唱。 ②花鼓戏独特的伴奏乐器是(大筒),形似二胡,属于拉弦乐器组。 ①使学生对湖南本土地方戏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②抓住花鼓戏区别于其它剧种的两大特点语言和伴奏乐器。
3、拓展欣赏:湖南师大音乐学院合唱团演唱的《刘海砍樵》 提问:这个与我们传统版的《刘海砍樵》有什么不同? ①欣赏改编版的《刘海砍樵》。 ②不同之处在于它更赋有歌唱性且配有和声。 ①拓展同学们的艺术视野。 ②鼓励同学们进行艺术创新。
4、欣赏与实践:①播放花鼓戏《补锅》 ②示范演唱《补锅》并教学生一起唱。 ①认真欣赏花鼓戏,把握花鼓戏的曲调特征。 ②学唱《补锅》,并能与同学一道演唱该选段。 花鼓戏的曲调是花鼓戏最大的特点,通过演唱更深入地感受花鼓戏的曲调风格。
归纳 总结 1.请同学们从唱腔、伴奏乐器、 语言三方面来总结京剧和花鼓戏各自的特点。 2.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收集我国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等相关资料。 每种戏曲都包含了以下三大因素:地方语言、伴奏乐器、唱腔风格。正由于这三大因素的差异,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戏。 ①回顾整个课堂,对所掌握知识点进行总结。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分辨出京剧和花鼓戏的风格特征。 ②布置作业是为下节课做准备。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经过多次试教,不断修改完善原来的教学内容(包括京剧、花鼓戏、越剧、豫剧、评剧)后,感觉内容太多,一节课根本不可能将五种剧终介绍清楚,通过反复考虑,选择了我们的国戏京剧和本土地方戏花鼓戏两大剧种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内容更加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老师介绍与作品欣赏以及同学们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较好的开启了同学们对戏曲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整个课堂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表演、讨论。同时,老师的表演也带给了同学们很大的乐趣。但是,整个教学中,也有力不从心的地方,就是我的的戏曲表演有很大的不足,学生在表演上也有点害羞,放不开。毕竟戏曲表演是一门很专业的艺术,是需要很专业的训练才能做到的,所以,我一定要加强对戏曲的学习和探索,只有老师的表演到位了,学生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