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共4题;共12分)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鉴赏(jiàn) 白皙(xī) 模样(mó) 滑稽(jī)
B.犹豫(yù) 简陋(lòu) 和蔼(ǎi) 覆盖(fù)
C.淹没(mò) 散乱(sǎn) 活跃(yào) 头颅(lú)
D.气氛(fèn) 固执(zhí) 魅力(mèi) 翘起(q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热泪满框
B.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C.任人宰割? 燕然勒功? 感情振荡? 鞠躬尽瘁
D.风悲日噪? 凛若霜晨? 兽蜒亡群? 蓬断草枯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习近平于2013年10月18日会见加拿大总督约翰斯顿,称白求恩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辽宁男曲主教练赵明俊赛后表示:“辽宁队队员的表现值得骄傲,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D.他乐于助人的事迹,如此地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D.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二、语言表达(共3题;共13分)
1.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自然顺畅。
?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本文,同学们欣赏了文学大师的风采,班内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
活动三:?
活动四:?
3.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现象也有增多的趋势。为增强节约意识,近日,校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一场“节约伴我行”活动。请你担任活动的宣传员,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约的宣传用语。
?
?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翻译下列句子。(共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共4分)
方法:????????????????????????????????????。
目的:????????????????????????????????????。
(3)从吕蒙的变化中,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共3分)
?
?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5分)
(一)
?①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共4分)
①宰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把课文选段划分成四层,并概括层意。(共4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稼先一生的主要贡献及其意义是什么?(共3分)
?
?
(4)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对他的评价?(共3分)
?
?
(二)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⑶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⑹“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共3分)
?
?
(2)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共2分)
?
?
(3)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共2分)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
(4)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共2分)
?
?
(5)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共2分)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五、写作题(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 天空中,恼人的乌云不期而至,阳光没有因此停住脚步,而穿过鸟云的阳光更加灿然绚丽了,这一刻,让我们震撼,深思,联想......
? 请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3 B D D B
二、1.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2. (示例):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
3. ①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②节约就是环保。③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④节约用电,节省能源。
三、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2)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目的: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3)①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后天学习很重要。(从吕蒙角度)②以自身经历委婉向别人提出建议或批评。(从孙权角度)③看待事情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从鲁肃角度)(三点中的一点并能结合自身经历,言之有理,表达流畅即可)
四、(一)
(1)比喻侵略、压迫、剥削。;恭敬谨慎。竭尽劳苦,为国家而奋斗终生。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写邓稼先在国内外求学和开始研究原子弹的理论。
;写邓稼先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并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写邓稼先在病重期间和于敏写r核武器发展的建}义书,最后因病逝世。
;高度评价邓稼先的一生。
(3)主要贡献是为中国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和氢弹。他的工作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日子。
(4)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②“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③“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二)
(1)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2)前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后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4)开门见山,照应题目,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引起下文。
(5)C
五、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