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牧羊人

文档属性

名称 孤独的牧羊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08-09 21: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理解歌曲内涵。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爱身边的人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用“尤得儿”唱法真假生快速交替,灵活的演唱歌曲中衬词七度跳、八度跳,九度跳部分,恰如其分的表现歌曲情感。
三、教学难点:
1)“尤得儿”唱法真假生快速交替
2)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用具:
课件、磁带、录音机、钢琴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段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玛丽亚和孩子们唱《Do、Re、Mi》的一段视频,说说影片给你的印象?
学生答:
师:影片主人公和孩子们快乐、活泼、开朗,与孩子们很洽, 如幸福温馨的一家人。
(视听结合,直观了解人物形象,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提问:她是谁呢?与孩子们是事么关系呢?猜猜看。
学生答:
师:她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女主人公——玛丽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也是这部影片的插曲。
——出示课题《孤独的牧羊人》
二)、新课教学
1、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再次走进这部影片,进一步了解主人
公玛丽亚和这几个孩子的故事。(略,介绍影片情节,渲染情感)
2、《孤独的牧羊人》猜一猜,这首歌的演唱情绪?
(学生猜)
3、听听看,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为什么牧羊人不孤独还这样快乐呢?
(学生说)
师小结:尽管在孤独的环境里,但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让的热爱让她无比快乐,她不但不孤独,还用美妙的歌声感染了周围的人们,让他们一起纵情歌唱,共享快乐!
5、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赶紧来学唱吧。
1)、(随音乐学唱歌谱)小组讨论,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请同学帮你解决看看。
2)、音乐小知识:
“尤得儿”唱法:流行于奥地利等国山区的一种民间唱法,其特点主要是真假声快速交替,造成在山谷中相互呼应,跌宕起伏的效果。主要是衬词部分七度、八度,九度大跳部分,注意真假声灵活、快速交替,以及正确咬字。
3)、老师示范——带学生唱
4)、跟唱一遍磁带,老师一起唱,用快乐的情绪带起学生的情绪。
5)、处理歌曲情感,活泼、乐观、自信。现在你就是那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十分幸福的牧羊人,用我们的歌声感染在座的每位老师好吗?
三、拓展延伸
1、下面来听听影片原唱
影片《音乐之声》剪接视频。课件上用文字介绍影片。
(进一步了解歌曲音乐文化、内涵,从影片中获得感悟,演唱时能更好的表现歌曲情感。)
2、下面我们再来聆听一段同名曲,由罗马尼亚排箫演奏家赞菲尔演奏的《孤独的牧羊人》,是否也给我们同样的感受呢?
(视频上简单介绍赞菲尔。)
3、学生谈感受。
老师作补充,将两首同名曲进行对比。
(总结: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带得我们是同样震撼心灵和同样的艺术享受。也说明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4、最后,我们再来欣赏影片男主人公一家演唱的这首《雪绒花》,一起来感受孩子们的天真与快乐,感受主人公对祖国比比热爱,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崇高品质。
(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四、课堂小结
这部电影之所以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除了影片中歌曲的艺术魅力外,我想最主要还是影片中主人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身边的人、用生命来捍卫祖国尊严的这种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这些清新雅致的旋律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那些美妙的音符、温馨的情感融入我们的血液,浸透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敞开胸怀去尽情的拥抱生活,歌唱生活吧!
下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