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文档属性

名称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08-09 21: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民歌<<茉莉花>>欣赏
一. 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必修)
(2)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 〈〈汉族民歌〉〉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激发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本课利用民族音乐中影响很广、很有代表性的一首民歌《茉莉花》,通过欣赏了解它的艺术特征.使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同时依据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培养学习能力”和“鼓励创造”、“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采用探究性学习,通过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民歌《茉莉花》的艺术成就及在世界的广泛影响
2. 通过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理解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歌词意味。
3. 通过演唱《茉莉花》,更好地感受《茉莉花》的神韵。
通过对歌词的再次创作,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
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分析把握<<茉莉花>>的旋律特征,理解歌词意境,培养其创新能力.
(四)教学难点
根据《茉莉花》的歌词进行旋律创编。
(五)教学准备
1.把《茉莉花》的演唱曲谱发给学生。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3分钟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播放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众人合唱引用中国<<茉莉花>>旋律的一段)这段音乐来自我国一首古老的民歌,同学们听过吗 是哪一首民歌 (<<茉莉花>>) 对,大家刚才看到的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中的片段.在<<图兰朵>>中,普契尼运用了我国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调作为合唱素材,贯穿全剧的音乐主题.<<图兰朵>>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一部以中国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西洋歌剧,而<<茉莉花>>又是唯一一首被用在西洋歌剧里的中国民歌.可见它非常受欢迎 聆听老师介绍,观赏歌剧<<图兰朵>>片段,初步感受<<茉莉花>>的旋律 以外国歌剧激情导入,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茉莉花>>的旋律,了解<<茉莉花>>在海外久远的影响.
欣赏活动 25分钟 欣赏活动 1.介绍<<茉莉花>>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叫<<鲜花调>>,清朝时定名为<<茉莉花>>. 2.欣赏原版<<茉莉花>>. 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调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歌词是怎样来赞美<<茉莉花>>的 (投影歌词,播放<<茉莉花>>音乐) 师:听完了歌曲,你对这首歌曲总的印象是什么 哪位同学来谈谈 分析旋律和歌词(CAI课件) 思考下列问题,说出正确答案:(第1轮 必答题) 选择: <<茉莉花>>的节奏(  ) A.悠长 B.规整对称 <<茉莉花>>的速度(   ) 中速稍快 B.慢速 填空: (1)<<茉莉花>>是由( )个乐句组成 的单乐段曲式结构. (2)<<茉莉花>>的音阶是( ),它属于 我国民族音乐中典型的(  )调式. 刚才我们从音乐的几个基本要素方 面分析了<<茉莉花>>,那么<<茉 莉花>>的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呢? 课中练习: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第2轮 抢答 ) 江苏民歌<<茉莉花>>(   ) A.婉转秀美 B.旋律起伏较大 C.轻盈活泼 D.旋律起伏不大 E.音调高亢亮丽 F.用地方方 言演唱 再来看看歌词是怎样来赞美茉莉花 的?表达了人们什么思想情感? 分析:歌词运用比兴的修辞方法来赞 美茉莉花的清香美丽,同时也表达了 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 康,又含蓄柔美.与旋律配合相得益 彰.加上吴语方言的演唱,吴侬软语, 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首歌曲浓郁的江 南水乡情韵. 那么茉莉花到底是种什么样的花呢, 使得人们这样去热爱它?老师这里 有几张茉莉花的照片一起来看看. (播放照片) 茉莉花又叫“茉莉”,为复瓣小白花, 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 人工雕琢一般。该花原产印度、印尼、 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自 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 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茉莉花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3.欣赏新版<<茉莉花>> 茉莉花小巧玲珑,非常可爱,以它命 名的歌曲很多.这首江苏民歌<<茉莉 花>>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以后,旋律,歌 词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 也更加易学易唱。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宋 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深情演绎的< <茉莉花>>(播放宋演唱的新版《茉 莉花》) 4.跟原版<<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 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教师小结: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 为民歌总是口头流传的.在传唱过程中 具有变异性.除江苏有<<茉莉花>> 外,我国河北,东北的<<茉莉花>> 也很有名. 仔细聆听音乐并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分成两队, 开展擂台赛回答问题.共分三轮比赛. 观赏茉莉花照片图,谈谈茉莉花与生活的关系,增加对茉莉花的了解. 聆听音乐,对比欣赏,了解前后两首<<茉莉花>>词曲的不同.认识民歌在传唱过程中的变异性. 感知音乐, 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去理解旋律的特征,使欣赏达到更高层次. 开展擂台赛,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分析歌词,了解词曲的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更好地感受歌曲的韵味. 扩大知识面,有效进行学科综合. 了解这首民歌的两种传唱方式,认识民歌流传的变异性.
相关链接2分钟 <<茉莉花>>在我国的民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你知道<<茉莉花>>在哪些重要场合演唱过 (歌剧<<图兰朵>>中作为主题音乐,从此中国的<<茉莉花>>飘香全世界;2002年12月20日,宋祖英作为第一位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的亚洲艺术家,在音乐会上演唱的第一首歌曲便是<<茉莉花>>;我国香港,澳门回归庆典,北京奥运会会徽揭晓仪式,<<茉莉花>>都成了保留曲目;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仪式上都演奏过中国的<<茉莉花>>) 学生列举回答 了解<<茉莉花>>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和艺术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表演探究10分钟 1.学唱《茉莉花》
<<茉莉花>>这么有名,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去亲身感受一下它的优美怎样? 2.为<<茉莉花>>歌词重新谱曲演唱  同学们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茉莉花>>的前四句歌词重新谱曲,写出你心中的<<茉莉花>>旋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可以互相交流,然后分组推荐代表演唱,也可以合作演唱.不会写的可以想着怎样唱出来.(投影歌词) 3.展示学生创作作品(第3轮 赛歌) 老师也即兴创作了一首,给大家演唱一下.如果大家认为我作得好,就给我掌声鼓励一下,好吗? 学生演唱,部分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据词谱曲,交流合作. 各组推荐代表演唱. 通过演唱和创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和表现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拓展延伸3分钟 音乐是可以相通的.如民歌历来是其他民族音乐的创作源泉,根据<<茉莉花>>改编创作的新民歌,器乐曲以及舞蹈音乐非常多.如歌曲<<亲亲的茉莉花>>,<<献给妈妈的茉莉花>>,<<又见茉莉花>>,器乐萨克斯曲<<茉莉花>>等,都源于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调.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由江苏歌舞剧院改编创作的舞蹈<<好一朵茉莉花>>,同时也将它作为今天这节课的结尾曲献给大家.(播放<<茉莉花>>舞蹈 学生欣赏音画 更进一步了解<<茉莉花>>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增强对音乐美的享受.
归纳小结2分钟 1.小结各队得分. 2.结语: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茉莉花>>已成为音乐天使,搭起了中国通向世界大舞台的桥梁.在这里,老师想起了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将这首经久不衰的民族佳作永远传唱下去. 3.布置作业:搜集有关<<茉莉花>>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师生互动评价 点题. 巩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的课堂实录荣获省一等奖。在设计中,贯穿着新课改的教学思路,采取多样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注重了在音乐课堂中多元文化的渗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教学内容单一还不够充实,是这节课值得改进的地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