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白描-蔬果 1(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白描-蔬果 1(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0-08-09 14: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描——蔬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白描中的线有丰富的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体验白描中墨线的丰富变化 ,会运用毛笔画出不同墨色、不同样式的线条,能用白描的形式画一个或一组实物。
3.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墨线变化的情趣,丰富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提高线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用毛笔画出不同的线,写生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用富有变化的线条表现写生物。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导入新课
在本课的导入阶段,我利用课件展示了一些写意作品和白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两者的区别,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国画作品,一种是咱们已经学习过的写意作品,另一种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色块,但以它的细腻也同样将物体描绘得细致入微。我们来观察一下,它是用什么来描绘对象的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比较能力,他们通过欣赏对比,能很快得出白描作品的主要特点是用线勾勒物体。
教师借此引入本课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描____蔬果。然后我接着提问:“那什么是白描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0页,自己阅读一下。”
这样安排,突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白描的认识。
二、欣赏体验,感悟讨论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一种文化学习,应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五个小内容:
(一)展示白描,寻找线条。
学生了解了白描的定义后,心中必然产生很大的疑问:白描中的线究竟怎么体现呢?这时我利用课件展示了一些白描作品,让学生找一找这些作品中有哪些不同的线,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对比,能很快找到粗线、细线、长线、短线、虚线、实线、浓线、淡线,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到线的流畅、干涩。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了白描线的丰富,认识到了白描中墨线变化的情趣。我和同学们也很自然地总结出:线是白描作品中主要的艺术语言,它可以将物象塑造的更准确更生动更形象更细致。
(二)欣赏玉米,感受线条。
在欣赏郑乃光的《玉米》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1)郑乃光用线画出了玉米的特点,2)作品中的线条流畅,虚实、浓淡变化丰富,造成了生动的艺术效果。
通过欣赏分析画家作品,学生了解到了用线表现实物的方法,线条在作品中应该如何变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样的水果,我是这样说的:老师呢喜欢吃西瓜,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借以拉近美术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因为美术课标指出: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课件展示,深入分析
在这个环节,我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白描写生作品,引导学生讨论:
1.哪些线恰当表现了蔬果特点
2.这些线是如何画出来的(笔墨是怎样运用的)。
同上面欣赏不同,欣赏郑乃光作品,重点让学生体验笔墨情趣,这次欣赏重点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蔬果的结构特点,讨论用什么样的线去表现蔬果,为后面的写生作准备。
(四)演示步骤,解决重难
这个过程,由浅入深分为两步,第一步,先让学生跟老师一起画不同样式的线,让学生通过自己练习体验线的粗细、长短、浓谈、虚实、滑润、干涩等乐趣,为写生垫定基础。第二步,用视频展示教师选物、写生、勾线的全过程。
设计目的,这样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问题。之所以采用视频,而不是当场演示,我是想节约时间,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现场很难演示全过程,把它做成视频,可以通过剪辑、裁切,把一个较完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
(五)欣赏作品,开阔视野
在欣赏作品时,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把这些图片艺术性的展示给学生,同时配以优雅的音乐,使音与画相辅相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认识美、欣赏美、体验美、感悟美。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可以简单描述、评价作品,以此丰富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三、艺术实践,写生蔬果
本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教材特点,我设置的作业内容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蔬果实物进行写生,注意墨线的变化。我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辅导:线条是否丰富、流畅、有虚实浓淡等变化。
这个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进一步感受毛笔特性,体验白描中墨线的丰富变化。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形式和审美感受。
在学生创作时,我学生播放了古典乐曲,音乐的介入,使写生活动变得优雅而生动。
四、展示评价,推选画家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本课在评价作业时,我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推荐小画家,在推荐小画家的过程中,品评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五、拓展延伸,艺术陶冶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给学生呈现了人物白描、山水白描、花鸟白描等作品,意在丰富学生视野,让学生对中国民族绘画产生热爱之情,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