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贴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鉴赏民族、民间艺术品——剪纸作品、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运用纸、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表现美的事和物。教学重点:剪贴画中的色彩知识。
教学难点:作品的创意设计。
教学准备:范作、彩纸、剪刀、胶水、固体胶等。
教学模式:感受与联想——尝试与思考——欣赏与分析——分析与比较——理解与创作——展示与交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联想
1.出示几幅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讨论?
2.教师出示五种颜色的纸,让学生感受、联想?
3.请学生例举纸的应用范围?
引出课题:剪贴画
二、尝试与思考
1.教师出示用彩色纸剪的各种形状的黄土地、云和树,请学生尝试把这些形在一张背景纸上布局、安排、使它组成一幅风景小品?
2.请学生点评、并归纳一幅好的画应具备那些特点?
3.教师归纳、总结。
三、请学生欣赏、分析、马蒂斯作品的色彩特点?
1.冷暖对比
2.面积大小对比
3.布局合理
四、分析与比较
出示二幅画你觉得那一幅画比较协调、舒服?为什么?
五、理解与创作
1.请学生利用各色彩纸创作一幅有情趣的风景小品来?(二人合作、先交流、后创作)
2.欣赏一些作品、开阔学生思路
作业要求:
1.冷暖对比
2.面积大小对比
3.布局理
创作内容:
1.风景小品?(基础层面)
2.与诗歌相联系(拓展层面)
出示范作: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六、展示与交流
1.学生自评:请学生用一句话、谈一下创作感受,分析自己的作品?
2.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