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二课《画人像》 年级 五年级(2)班
周次 第二周 教师 赵阳阳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能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课时 1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用线表现的教师画像。提问:看看这是谁 学生发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活动 板书课题。提问:你从哪儿看出来是老师 提问:人的相貌有什么区别呢 请几位有不同特点的同学到讲台前,全班同学一起分析他们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等不同特点。 提问:怎样表现出他们的不同特点呢 欣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提问:两幅画中表现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线条是如何运用的?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 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教师请一位同学做模特,用线演示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大胆表现人物的特点及线的运用等。 抓住了老师的特点。人物的脸型、五官、表情、发型等有不同的特点。同学们进行分析:××同学脸型比较长,××同学比较圆……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作品讨论:教材上丁聪的《女孩》作品中人物眼睛小、鼻子较大……刘文西的《陕北人物》中的女孩眼睛大…… 线条流畅、简洁……分别表现出了对象的不同特点……学生观察思考。 了解观察人物特征的方法。 了解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 解决教学难点。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巡视辅导:画面布局、人物外貌特征的表现和线的运用等。 明确作业要求。 分头画人物写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并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猜一猜作业中画的是谁。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评价能力。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表现人物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课后可以进一步写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