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困境抉择定方向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打破坚冰获转机
——70年代的外交
与时俱进谋新篇
——新时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年—20世纪50年代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外交方针
总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一、与旧中国外交决裂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党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治外交领域:
军事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取消领事裁判权等
取消外国在华驻军等
收回海关主权
停止西方在华新闻、出版等机构的活动等
1.1952年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做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2.自1950年1月始,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如下措施:先后收回了美、法、荷、英等在中国的兵营;宣布由中国政府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是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一措施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党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
坚定不移的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
不致于孤立无援
设身处地:你是当时的外交官
联苏
一边倒?
亲美
中立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二 战 后 世 界 形 势 图
角度提示: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国家性质、革命斗争经验
实行“一边倒”原因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两大阵营对立和斗争;
美帝 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中国,
苏联愿意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从国家利益上看:
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从历史经验上看:
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 的总结: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苏联曾经帮助中国革命
从国家性质看:
中苏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利益上有
更多共同之处
“一边倒”政策带有社会意识形态色彩,新中国独特的国际环境,是出于对国家安全考虑,是一种特定时代的产物。
二、站稳脚跟
3、建国一周年时,同苏联等17个
国家建交。
2、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
1、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第一次建交高潮
1950年2月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二、站稳脚跟
1949.10—1950.10 与 17 国建交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
主要集中于欧亚大陆和社会主义阵营
二、站稳脚跟
我们需要和平,我们也需要朋友。
——周恩来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始有所为
和
平
共
处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利)
和平共处
核心 基础
保证
条件
归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及意义
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1)包容性
2)平等性
3)开放性
4)创新性
1.日内瓦会议(1954)
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成果:a.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b.结束了法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c.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参与国:苏、美、英、法等
越南、老挝、柬埔寨
四、从容入“舞”
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非洲民族 解放运动高涨形势下。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 万隆
参加代表: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中国是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
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促进—体现中国的作用
同
异
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
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这次会议由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五国发起。除了五个发起国之外,参加会议的还有阿富汗、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加纳)、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国、也门。
意义:
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特点)
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迎来了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
③会议铸就了万隆精神:
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
学法指导:
从主体和方向分析:对本国、对他国、对世界等
分项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综合分析:积极、消极(局限性)
周总理是万隆会议的明星,时常被代表围住索要签名。
周总理外交经典语录
1)“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2)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与旧外交决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二、站稳脚跟(第一次建交高潮)
三、始有所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从容入“舞”(日内瓦、万隆会议)
本课小结
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如在西方帝国主义孤立我们的困境下实施一边倒,在新局面无法打开困境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宜地制定了各时期的外交方针,既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坚定性,又体现了外交方针的灵活性,从而取得了这一时期一系列的重大外交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1.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A
走进高考:
B
走进高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一外交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有
①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C
3、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 )
A.反对美苏争霸 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倡导求同存异 D.重组大国关系
走进高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