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课外阅读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课外阅读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1 14: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测试卷(统编版)
时间:90分钟  得分:_________

(一)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
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
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2)“不断”“越来越圆”“终于”这些词语体现了太阳上升过程中的________和太阳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出时太阳的形状变化顺序是:一条弧形的边→半圆形→火球。( )
(2)本文抓住日出前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观看时的感受这两方面写了泰山的日出。( )
4.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列举一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桂林山水(节选)
方纪
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一座座山,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反映 掩映),互相衬托着。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ǎi)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 密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猛烈 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
境界。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 姿势)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恐怕没有一条河的水能有这样清。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土小虫爬过的爪痕。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
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阴朔的山美。
3.作者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  )
A.奔放壮美   B.秀丽幽雅   C.雄伟壮大   D.美丽壮观
4.作者用阳朔的山与桂林的山作对比,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阳朔的山 
        ,桂林的山            ,阳朔的山比桂林
的山             。?
5.下面对漓江景物的特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水平如镜,河底可见       B.山水相映,江水清澈
C.山随船动,水草茂密       D.草随船动,清可见底
6.阳朔的景物是极美的,作者给我们一个游览建议——坐木船。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先写阳朔的      ,再写阳朔的      ,表达了作者对 
          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1.A 2.比喻 太阳 火球 艰辛 顽强的生命力 3.(1) √ (2)× 4.这两篇文章在描写晴天日出时都写到了天空的颜色、太阳的形状、动态和光华的变化。
(二)1.掩映 茂密 热烈 姿态
2.长满茂密丛林的山 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 丛林中血红的杜鹃 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的鲜艳的花朵
3.B
4.长满茂密的丛林 裸露着岩石更密、更青、更幽、更静
5.B
6.坐在木船上可以欣赏江里的倒影,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随着
江水的流动,山也仿佛在动。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别有一番情趣。
7.山 水 桂林山水无比喜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