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棋子
教材分析:
弈棋是一项有对弈双方进行智力竞赛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比智力、比战术、比意志。棋的变化复杂、趣味浓厚,工作和学习之余参加棋类活动,不仅能丰富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机智沉着、灵活应变的意志品质。对于孩子来说,手举棋子双方对弈,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而且是一项开发智力的有益活动。学过棋的孩子与未学过棋的孩子在智商、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等4个方面的差别很明显,其中注意力与观察力方面的进步犹为明显。棋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军棋、跳棋等很多种,其中尤以中国象棋和围棋最为普及。
本课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棋文化以及棋子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时期棋子的造型变化及棋子不同角色的个性化表现,有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棋子角色进行造型设计表现与应用,用充满想象力的独特的造型和色彩展现棋子的美。
教材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弈棋图和立体造型的棋子,如唐朝绢画、汉朝弈棋俑、宋朝的象棋棋子以及现代的立体象棋棋子等等。还展示了现代游戏棋以启发学生产生更多的设计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设计的棋子造型。
教学目标:
1.了解棋文化,培养学生对历史悠久的棋文化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立体的棋子。
3.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感受、设计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棋子立体造型的观察、设计与表现。
难点:对棋子不同角色特征的把握与表现。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收集有关棋文化相关资料
(教师)课件、各种棋的图片资料、范作、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集中学生注意力。
2.感受与想象。
(1)听: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的战场录音。听懂了吗?这些声音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忆:谈谈你印象中的战争。
(3)看:课件呈现古代战场上的将帅、兵卒、车马炮等,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4)想:你还看到过哪些战争场景?引导学生讨论补充。
3.思考与表现。
(1)棋子有哪些主要特征?
看: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棋子的图片。
(2)尝试表现:按自己的意愿做出棋子的造型。
(3)课件展示不同时期棋子的造型,通过对比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及传承关系。感受棋子的文化魅力。
(4)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
如:用哪些主要材料来制造棋子的?还可以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
4.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棋子。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棋子整体造型的设计与把握;(2)表现方法;(3)个性体现。
6.展示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作业组合成一幅大棋盘。请学生选出最独特最美的造型,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请小作者谈谈创作思路,再让同学互评,教师小结。
7.课后延伸: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棋子吗?请同学们课外再去搜寻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泥巴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准备多种棋盘
(教师)课件、各种棋盘资料、范作、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课前准备情况,安定学生情绪。
2.欣赏与感受。
(1)看:课件呈现学生自己制作的各种不同造型的棋子。让学生感受成功。
看懂了吗?这些棋子分别表现了什么角色?
(2)忆:谈谈你对棋子制作的印象。
(3)听:听一听小作者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
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与尝试修改自己的棋子。
3.游戏与体验。
(1)你会下棋吗?
欣赏汉代弈棋俑。引导学生明白下棋必须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课件展示不同棋盘。
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以及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感受棋文化魅力。
(3)谁愿意和老师杀上一盘?激发学生下棋的兴趣。
(4)尝试游戏:同学之间结对厮杀。要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文明下棋。
4.课堂小结:
赢棋在于专注、动脑,创造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5.课后延伸:
举行棋赛,展示学生制作的棋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