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1 21:4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4课
林则徐、魏源
洋务派(洋务运动)
维新派(戊戌变法)
革命派(辛亥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地主
阶级
资产
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器物
层面
制度
层面
思想
层面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实质 】向西方学习
呐喊的龚自珍
----鸦片战争前中国思想界的状况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清王朝末期统治腐朽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海国图志》
(2)欧美国家崛起扩张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4)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
(1785-1850)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3、表现
(1)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2)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并仿制西方战舰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2)设立译馆,翻译西方书报;
(3)仿制西方战舰炮车;
(4)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落篱,以新的眼光看世界
开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之先河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序》
3、表现
A、编写《海国图志》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如何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
内容: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意义:成为近代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4、“开眼看世界” 的历史意义: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开端
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畬
(1795—1873)
《瀛环志略》
(1849年成书)
姚莹
(1785年~1853年)
《康輶纪行》
(1845年成书)
“知彼虚实”
“徐图制夷”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洋务派的产生及主要思想主张
时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原因:
内忧外患
代表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思想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思考争鸣: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
抵御外国侵略为主
镇压人民反抗为主
著书立说提出思想观点
开始付诸实践
军事、制度
实业、海军、教育
维护清朝的统治
抵抗派 洋务派
直接目的
学西方科技的程度
学西方科技的范围
根本目的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洋务派的产生及主要思想主张
2.对洋务派思想的评价
①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国迈出了近代化进程的第一步。
②把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技术嫁接到落后的封建社会制度上的思想主张,注定会失败。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李鸿章
以下材料说明曾国藩办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三、维新变法思想
1.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②70年代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三、维新变法思想
1.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原因
2.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⑴ 早期的维新思想
⑵ 90年代的维新思想
时间:
19世纪60年代以后
人物:
王韬、郑观应
主张
发展工商业
对外“商战”
文化上:学习西方文化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⑴ 早期的维新思想
经济上:
⑵ 90年代的维新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主张维新变法
康有为
你知道“古文经”和“今文经”是怎么一回事吗?
①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有何显著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如何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思考讨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梁启超
严复
三、维新变法思想
1.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原因
2.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3.对维新思想的评价
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②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一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 陈独秀
材料二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
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山崖脚下,白骨累累。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节选自房龙《<宽容>序言》
后来,无知山谷里发生了一场特大干旱,有幸存活下来的人最终踏着先驱者的尸骨,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节选自房龙《<宽容>序言》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从背景看:是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从内容看: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
从结果和影响看: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