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音符》
版本:湘教版七年级
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新文中学
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一 教学目标
1.能积极的参与创编活动,明白音符是可以流动的。
2.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尝试到音乐创作并不是很难的。
二 教学重点
能从民歌中探寻音乐的创作规律。
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音符游戏中来。
四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播放了一部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插曲《DoReMi》中,一共出现了几个音符?
生:……
师:是的,音乐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很多美妙的歌声,其实在音乐这个大家庭中只有7个成员,也就是大家刚刚说的
2:流动的音符
Do Re Mi Fa Sol La Si
1 2 3 4 5 6 7
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一起唱出这七个音符
这七个音符是可以任意流动的,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摆弄一下吧!
教师在黑板上写四个小节节奏,请学生在上边自由的摆动音符,老师进行点评。
3:音符如果组合的不好,音乐就会很难听。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使音乐好听呢?今天我们就来以民歌为例,看看它们的旋律是怎么谱写的!
(出示歌谱一)
我的家乡日喀则
听琴默唱,老师带学生一起唱旋。
分析歌曲的结构。
根据这首歌曲请学生一起来看下首歌曲,并请学生来分析
这首曲子一共有8个小节,两个乐句,每句4小节。
(出示歌谱二)
信天游
老师范唱,让学生自己来对比观察一下, 除了歌曲结构跟《我的家乡日喀则》一样外,还能看出什么规律来?
老师提示,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
(出示歌谱三)
小白菜
老师范唱,学生将歌曲进行分句。
学生找出为主的音。----------(Do Mi Sol)
学生哼唱,并巩固歌曲的结构。
(出示歌谱四)
嘎达梅林
老师唱民歌,学生默记歌谱,并哼唱。
学生找出两个乐句之间的特点。
五 分组比赛
根据以上四首歌曲所摸索出来的规律,老师在黑板上出一道旋律题,请同学上台进行创作。
例题:52 5 23 1 55 25 31 2
创编:
学生自由讨论,进行自编
请学生上台进行填写
老师与学生对写出的旋律共同进行分析。
老师进行点评,并请同学把自己在台下写的拿出来唱唱。
六 课堂小结
小结学生各自的小创作,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现.
希望对小创造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继续谱曲拿给老师欣赏。
课堂后记: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铺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对民歌的欣赏,从中发现曲调组合的一般规律,对作品初步了解后再去亲身体验一下音乐创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