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雄鸡天下白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音乐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年级: 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音乐与时代》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结合本课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谈谈自己的心理感受,体会歌词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2) 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第一段。
(3)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音乐与语文、历史学科结合起来,开拓学生视野、增加积累。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
高中音乐的教学理念提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本课从身边熟悉的伟人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欣赏内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音乐。然后分时代探究性学习,结合本课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谈谈自己的心理感受,体会思想感情。重点能根据歌曲的历史背景认真聆听歌曲并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段。根据自己的故事创编歌词,表达情感,并进行创作、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位同学朗读或唱,老师记谱;要求内容与时代相联系)。引导学生做一个细心人,热爱生活,敢于展现自己,并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3分钟 一、情景导入 1、课前播放开国庆典片段。 2、谈话导入同学们所熟悉的伟人。3、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一唱雄鸡天下白》。 请同学说出近现代史上自己最崇拜的伟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 入 35分钟 二、分时代赏析,探究学习: 1、20c50年代的作品《全世界人民心一条》 (1)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的情况? (2)老师总结 (3)欣赏并说出心里的感受。 (4)点评后小结。 2、20c60年代的作品《挑担茶叶上北京》(1)提问导入《小背篓》的演唱者——宋祖英,曲作者——白城仁 (2)创作背景 作为中国人民领袖的毛泽东,人民歌颂他,从20c40年代的《东方红》到毛主席逝世后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歌曲。白诚仁分配来湘后,多次深入湘北、湘南等边缘地区收集、学唱了不少湖南名歌。1959年,白诚仁到韶山,看到一位老大爷来到毛主席的故居门前留下来,就在门口唱山歌,白诚仁心想,老人有很多话和毛主席讲,无奈,这种情况无处倾吐,就在他家门口唱山歌,借以抒发自己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这一情景令白诚仁非常感动,于是,他巧妙运用了湖南城步县的苗歌音调创作了这首歌曲。(3)欣赏3、20c80年代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1)作曲家施光南的介绍以及作品的介绍(2)用山东歌唱家彭丽媛引出欣赏(3)重点学唱第一段(4)总结 4、20c90年代的作品《春天的故事》(1)作品简介(2)欣赏并随乐哼唱 1、结合历史等学科,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积累。 2、根据要求讨论。 3、师生共同对歌曲进行点评并小结。 1、 师生共同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探讨 2、引导学生用心聆听3、小结1、对施光南熟悉的作品哼唱几小段。如《打起手鼓唱起歌》《月光下的凤尾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等2、学唱并请同学上台演唱,最后全班演唱。 体验艺术工作者用歌声记下了改革开放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探究学习。 1、24岁的宋祖英唱着这首歌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白诚仁2、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让学生参与进来,用歌声体验当时的社会面貌,人民的生活状况。 2、 鼓励学生大胆的演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体验情感
展 开 5分钟 三、创编歌词、表达情感: 1、请同学们根据以“…” 的故事为题材进行歌词的创作(要求与时代紧密相联系,如今年的冰灾、以及发生在自己身 边的故事为题材等 ) 2、小组交流 每组推荐一位同学朗读或歌唱自己的作品(老师记曲谱)。 3、老师点评。 创作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做一个细心人,热爱生活,敢于展现自己。 1、不同时代背景孕育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音乐。 2、培养学生大胆的创新精神。 3、小结:朗诵或演唱都需要提高表演能力。
归 纳 总 结 2分钟 四、归纳与小结: 1、回顾并总结全课。 2、布置作业:(1)你还听过这个时期的哪些作品,收集一至两首,下堂课交流(2)查询民族管弦乐队与管弦乐队的编制。 回顾本课内容 课后作业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巩固与延伸,并为下堂音乐课做准备。
四、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我觉得本课是较为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
1、本课分时代探究性学习,结合本课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谈谈自己的心理感受,体会思想感情。将枯燥的背景知识变为了生动地实践体验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2、本课为学生设计的创作表演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以及自信心。
本课值得注意的方面在于:
1、老师自己要摄取更加广阔的创作知识,自编自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记录生活的点滴。这样学
生学习兴趣更高、教学效果更明显。
2、语言组织要更加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