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五 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五 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2 17:5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原因、行业及成就),探讨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
直接原因: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破性
成果和创新;
时间 人物 成就 时间 人物 成就
1831年 法拉第 电磁感
应学说 1869年 门捷
列夫 元素周期表
19世纪30年代 施莱登
施旺 细胞学说 1873年 麦克斯韦 提出光的电磁说
19世纪40年代 焦耳等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888年 赫兹 证实无限电波的存在
1859年 达尔文 生物进化论 1895年 伦琴 发现X射线
1865年 孟德尔 遗传定律 1897年 汤姆生 发现电子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在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的前面……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二:19世纪后半叶,是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真正统一的美国出现;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19世纪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逐步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
1871年代,德国、意大利最终完成统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前提:欧美主要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代议制确立完善,政局相对稳定;
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R.R.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第一次工业革命打下的基础:资金、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直接原因: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3、新通信工具的发明
4、石油化学工业
成就
6、现代农业的发展
5、“钢铁时代”到来
电力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新通信工具发明
石油、化学工业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
诺贝尔3100万瑞典克朗遗产用于设立诺贝尔奖,遗嘱中关于诺贝尔奖的内容如下:
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度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利息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后一份奖给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钢铁工业新发展,“钢铁时代”来临
材料一:世界工业发展指数(以1913年为100)
探寻工业革命之果
材料二:大约在1880年或1890年,一个巨大的变化席卷了资本主义社会。从前的特点是非常小的经营单位数不胜数,由个人、合股或者小公司进行小规模的经营管理。后来,规模庞大和非个人的有限公司成了越来越突出的特征……企业在同等水平上互相联合起来减少竞争,对付价格和市场的波动,保护自己。这些企业联合有的固定价格,有的商定限制生产,它们在美国被称为托拉斯。
——R.R.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影响之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生产关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C末20世纪初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影响之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年份 指数 年份 指数
1850年 9 1880年 27
1860年 13 1890年 41
1870年 20 1900年 59
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间竞争加剧
垄断组织产生
到一定
程度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股票交易市场
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石油等托拉斯
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
1890年前后,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所作漫画,原名是《参议院的老板们》 
利比里亚
埃塞俄比亚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贵。 德意志占胶岭,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贵。 德意志占胶岭,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影响之3:、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C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
一 新航路开辟 (开始出现)
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重要途径,得以拓展)
三 “蒸汽”的力量 (初步形成)
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材料四:
影响之4:二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成为一战爆发的根源;
各国工业地位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欣赏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阳光下的地盘"!
——1899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
排序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第一位 英国 美国 美国
第二位 法国 英国 德国
第三位 美国 德国 英国
第四位 德国 法国 法国
1、生产力巨大飞跃,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义国家在19C末20C初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
4、二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不平衡,成为一战爆发的根源
3: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经济的迅速发展
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1、物质基础:
2、内在推动力量:
3、外在推动力量:
4、技术条件:
两次 的巨大推动
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的 ;
的不断提高
资本主义
工业革命
对外扩张
交通与通讯事业
18’C 60’S-19’C中期
19’C中后期-20’C初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技师和工人
科学家、工程师
棉纺织业(轻工业)
重工业
科学尚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科学作用巨大, 与技术、生产紧密结合
英国
德国、美国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垄断组织产生、巨型企业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显著标志
技术
发明者
工业部门
科技
含量
起源及主导国家
生产组织
蒸汽动力
电力、内燃机动力

几乎多国同时进行
从英国一国开始,然后向外扩展
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蒸汽时代,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石油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 力
能 源
扩展
影 响
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联系中国近代史
2.19C末20C初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1898 法、1898 运动、1911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
⒈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战
争、 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
19C末20C初民族资本主义获得 ;
思想:
戊戌变
义和团
辛亥革命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维新改良、20世纪初革命思想分别是社会主流思潮;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侵华
联系必修一、二已学知识
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发动 ,使中国开始并逐渐沦为 ;
1. 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使 兴起,开启了中国的 ;
3.刺激了中国 产生;
1.提出了学习西方 的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林、魏;
2、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并进一步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政治:
经济:
思想:
两次鸦片战争
外资入侵
洋务运动
近代化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器物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察下图,四条曲线代表的是中国、英国、美国、德国四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其中B、C线代表的国家是
[???? ]

A.美国、德国 B.中国、英国 C.英国、德国 D.英国、美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 A.垄断组织出现 B.重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C.化学工业的建立 D.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过程中,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其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两国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B、资本主要投在信贷领域而非生产领域
C、农业技术落后和国内市场狭窄
D、资本输往国外,不关心技术改造
D、资本输往国外,不关心技术改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