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歌曲 我的肯塔基故乡 课件(1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8.歌曲 我的肯塔基故乡 课件(14张幻灯片)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21 21: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民歌制造者”
斯蒂芬·福斯特
斯蒂芬·福斯特
(1826—1864)
1852年夏季(26岁),福斯特偕妻子到肯塔基州的巴特士顿去看望他的堂兄弟
肯塔基农村的美丽风光打动了他的心,促使他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抒情优美、朴实真挚的歌曲,并流传至今。
福斯特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来解放黑人奴隶的时代
他对美国黑人的同情,可以从他的许多著名歌曲创作中体现出来。




作品整体风格
1、他的作品以歌曲创作为主,很多作品涉及“同情黑人遭遇”、“给予黑人自由”等元素。(关键词:黑人题材)
2、正如那些民间歌曲那样,它们都是容易受人喜爱和记忆而又容易唱的旋律。作品的曲调都是用民间歌三段体曲式写的,其中主题A重复了若干遍,然后用一个新的主题B,最后回到主题A结束。(关键词:ABA三段体)
3、歌曲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
材料精练,在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这
种情绪既是对黑人奴隶命运的同情,其实
也是对自己生活的切身感受。
(关键词:音域不宽)
用音乐,诉说着短暂的一生……
1、他小时候很贫穷,从来没受过音乐训练,但会吹长笛和弹吉它,第一首作品是长笛四重奏《蒂欧加圆舞曲》。
2、作曲是自学而成的,并且于16岁时作成了第一首歌曲《恋人请打开窗》。
3、1846年,福斯特投奔家住辛辛那提的哥哥,帮他管账。他在这里创作了《美丽的路易斯安那》和《尼德叔叔》等歌曲,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噢,苏珊娜》——创作生涯的开始
由福斯特自撰歌词的《噢,苏珊娜》完成于1847年(21岁)。同年9月11日在匹兹堡首次演出后,便逐渐风靡全国。后来这首歌曲又飘洋过海,传遍了整个世界,一直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当时在匹兹堡,福斯特组织了一个业余男声五重唱团。其中有位团员的妻子叫苏珊,除了拥有一头金色的漂亮卷发外,她性格爽朗、活泼、直率,大家都很喜欢她。作者正是以此为灵感,创作出本曲的。
《老黑奴》——悲惨命运的映射
《老黑奴》是福斯特1860年(34岁)离开家乡匹兹堡写的最后一首歌,此后作者遭遇了家庭婚变的悲剧,他被迫孤身流落到纽约。曲名中的“老黑奴” 正是在1860年福斯特的妻子珍妮家去世的一位老黑奴。作者与这位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这首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旋律优美、亲切而又哀婉动人。显然,福斯特写作本曲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以外,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
《美丽的梦神》——留在人间的天籁
1864年1月13日,他因连日持续高烧不退而无法自理,在缺乏照顾的情况下意外去世,去世时身上只有38美分。在发生意外事故的前几天,他还写了歌曲《美丽的梦神》。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歌曲,充满梦幻色彩的动人旋律令人心驰神往,饱含了他对妻子珍妮的思念。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