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
课题:彩云追月
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意韵,及丰富的表现力。
熟悉音乐主题并积极参与音乐主题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
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熟悉音乐主题,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难点:
有效的组织好学生参与演奏活动。
教学准备:CAI 教学用琴 古筝 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铃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对暗号进家门。游戏的规则很简单:老师击奏暗号,大家模仿。我们分组进行。特别要注意老师的动作,和强弱变化。大家可要仔细听清楚,对上了暗号才能回家哦。
X X X X X ‖
X. X X X ‖
X — — —‖
师击奏学生模击
师:(课件出示节奏),这就是刚才的暗号,让我们对照着节奏,来一次接龙。(生接龙)
(设计意图:选择彩云追月里最有代表性的节奏进行节奏模击活动,为下面为主旋律伴奏奠定基础。)
二、欣赏《彩云追月》
(一)感受音乐
师:夜幕降临,孩子们也回到家中休息。咦~你听,不远处传来了音乐。
请大家静静地聆听,边听边想想,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聆听全曲,出示课件 ,谈感受,取名字
A、师: 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生自由说)
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 生自由说)
B、师:是啊,静谧的夜里,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宁静。你能为这段优美的音乐取个名字吗?(生自由说)
介绍创作背景
师:同学说的很不错。说起这首乐曲的创作,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点击图片)
1932年,年轻的作曲家任光先生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遇见国歌的作曲者聂耳。两位年轻人都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很感兴趣,思索着该为中国传统音乐做些什么呢?于是他们向百代唱片建议灌制一批民乐合奏曲唱片。经过几番波折,百代唱片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一批民乐合奏曲孕育而生。《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它是任光采集润色广东音乐而成,作于1935年。
一首乐曲包含了他们那一代青年人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3、再听全曲,听辨主奏乐器及演奏形式
师:刚才老师介绍了,这首乐曲是一首民乐合奏曲。
请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中有哪一些乐器是你们所熟悉的?可以
边听边模仿演奏自己听出的乐器。我要比一比看谁听出的乐器种类最多。(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听边模仿演奏自己听出的乐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乐器的了解;另一方面为后面的律动做好准备。)
师:恩,个个都学得有模有样。谁说说你听出哪些乐器?(生)
(学生说时,展示单独的乐器图片相机介绍)
师:真棒!象这样由各种民族乐器按照不同声部的联合演奏形式称为民乐合奏。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感受——介绍背景——再听辨乐三个环节一步步加深学生聆听的层次,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使学生通过音乐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完成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及认识。达到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
(二)、熟悉主题
A、师:音乐是那么的优美,谁还记得其中一两句。(生自由唱)大家看,这就是音乐主题。让我们跟着音乐用U轻声地哼唱。边唱边用手势划出旋律的走向。记得不要惊动了月亮哦。
B、师: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次不仅要划旋律线,还有注意乐曲中主要是运用哪些音符?(生说)
(相机介绍旋律特点)
师:是的,象这样由 1 2 3 5 6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民族五声调式,这是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
C、师:真美,我们用唱名再来唱一次好吗?注意要划拍。(生唱)
D、同学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作曲家有一个节奏型运用得特别多?(生说,如不行,再唱一次)
师:而这个典型节奏就是——我们游戏中的暗号。让我们用这些节奏型随着音乐动一动吧。我来指挥,大家先分组接龙,再齐奏。
(课件播放音乐主题,师指挥,生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前几个环节多次的听赏,学生能较好演唱主题并把握主题的旋律特点和三种典型节奏,降低了伴奏难度,也为下一个表演环节做好了铺垫。)
(三)、参与表现
1、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台湾来的中学生们也带来了一个节目,你看。(播放影象)
2、设计参与表现
A:师:他们表演得好吗?——我们也来组建个小乐队,怎么样?
好,我先自告奋勇,担任古筝演奏。
我还带了3件打击乐器,谁愿意担任打击乐手?
(其他同学分组击掌演奏)
主奏乐器只有我一个,大家能不能为我想个好办法——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表现旋律?
(启发学生用唱主旋律,模仿演奏乐器的样子来代替器乐演奏)
推荐4个唱歌好听,又有表现力的同学。(2个二胡2个笛子)
3、参与表现
师:好小乐队成员确定。我们音乐主题连着演奏两遍。每一位同学都要注意自己的表现力。
(师演奏古筝,生伴奏)
师:谢谢大家。演出非常成功。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这节课的亮点,同时也是教学效果体现的地方。邀请7名同学<3名打击乐手、2个二胡2个笛子>上台和老师组成小乐队,其他同学用击掌的方式参与伴奏的形式使全体同学都有效的参与到活动中,呈现了一个完整地乐队演奏表演的效果。这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整个欣赏活动中去,尽情地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三、拓展欣赏舞蹈《彩云追月》
师:月夜是如此美丽,那月下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看——
(课件播放,引导学生在主题出现时,律动)
有哪些地方你印象比较深刻。
(生自由说)
师:月夜是那么宁静而美丽。一群秀美的江南女子,在月下轻歌曼舞,好不自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感受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文化及民族音乐的兴趣与自豪感。)
四、小结
师:月亮一直都是古今中外艺术家、文人们最喜欢描绘的对象。它宁静而美丽,寄托着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为我们送出这么美好的礼物。
就让我用一首音乐心灵诗来结束本课。
笛籁笙风邈邈来, 纤音曼乐共徘徊。
移辉动影矜羞月, 片片彩云时与开。
(设计意图:音乐美与诗意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种意犹未尽的美感之中下课)
教学后记:
乐队的组建对一般的四年级教学班来说是一个困难。本课另辟蹊径,从打击乐入手,用三种典型节奏一齐为主旋律伴奏,降低了学生参与的难度,也最大范围的保证了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同时在整个课中,把握了音乐的审美性与知识性的有机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机结合。(共19张PPT)
4/4 X X X X X‖
4/4 X · X X X‖
4/4 X — — — ‖
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让你联想到什么的画面?
代表作:《彩云追月》
《大地行军曲》
《渔光曲》等
旋律特点: 1 2 3 5 6 (民族五声调式)
节奏特点: X X X X X║
笛籁笙风邈邈来,
纤音曼乐共徘徊。
移辉动影矜羞月,
片片彩云时与开。
彩云月
(民乐合奏)
音乐主题
任光曲
1=F
轻快地
5.912356
61653563
353212
53212
3532756
米:米
云高萍静心如
月
夜静
Encore:
彩遍月
客腐指:吴汝洲
院友伯
二胡:程播昌:林瑜
●
3
组制《扬零